空降女友滴滴约:2025年最魔幻的都市新现象?
你听说过租个女朋友回家过年的,但你听说过用滴滴叫个“临时女友”吗?就在上周,北京海淀区一位程序员用滴滴打车的“空降女友”功能约到女伴参加同学会,结果被路人拍下视频发上网,直接让这个词条冲上热搜第一。这事儿到底是科技改变生活,还是伦理大滑坡?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个2025年3月25日爆火的新鲜事。
根据滴滴出行官方声明,他们今年1月刚上线“即时陪伴”服务模块。用户不仅能打车,还能选择“同车社交”“活动陪同”等选项。3月25日出事的这位张先生(化名),就是在下单时勾选了“同学聚会陪同”标签,系统自动匹配了附近注册的“社交达人”。
“我就想找个能说会道的姑娘镇场子,谁知道平台真给派了个穿晚礼服的姑娘来。”张先生接受采访时哭笑不得地说。你别说,这服务还真讲究——从服装要求到谈吐风格都能选,价格按小时计算,最便宜的陪聊套餐每小时88元,带才艺展示的能飙到500块。
数据显示,这功能上线三个月订单量暴涨30%,90后用户占78%。我特地跑去三里屯采访了刚用完服务的李小姐:“现在社恐这么多,花钱买陪伴可比相亲轻松多了!上次我雇了个会弹吉他的小哥陪我逛798,比闺蜜还会拍照📸。”
不过也有反对声音。家住朝阳区的王大爷就吐槽:“现在年轻人处对象都搞成买卖了?我们那会儿写三年情书才敢牵个手!”这话听着扎心,但转头看看应用商店里飙升的下载量,现实好像打了情怀一记耳光。
重点来了:滴滴到底有没有打擦边球?他们的服务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“禁止涉及任何违法违规行为”,每次下单前还要人脸识别验证。但有个细节很微妙——系统会根据用户需求自动推荐“适合场景”,比如选“商务应酬”就会推送穿职业装的,选“家庭聚会”则推荐会做饭的。
我在测试时试着勾选“见家长”,结果跳出个戴眼镜的斯文男生,资料里写着“擅长与长辈沟通,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”。这操作你说它越界吧,人家确实没明说搞婚恋;说它合规吧,总感觉哪里怪怪的。
心理学教授李梅在采访中打了个比方:“就像你天天吃外卖,突然让你自己做顿饭反而不会了。”她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,使用过3次以上陪伴服务的用户,现实中的社交主动性下降了41%。但也有年轻人反驳:“我花钱买的是时间效率,又不是要找人结婚!”
不过有意思的是,真有人把这服务用出了花。听说有个创业公司老板,每周固定租同个“商务伴聊”见客户,半年后俩人居然领证了。这剧情比偶像剧还离谱,但人家结婚证照片现在还挂在滴滴的成功案例墙上。
说实话,这事儿听着魔幻,细想却合理得要命。现在连宠物都能租,租个人陪吃饭陪逛街,不过是把“人情”也放上了交易台面。但有个问题细思极恐:当所有情感需求都能明码标价,那些无法定价的真情实感,会不会反而成了奢侈品?
我在体验服务时遇到个00后陪聊师,这姑娘有句话特别戳心:“你们买我两小时时间,其实买的是一份‘不被judge的安全感’。”想想也是,在这个连发朋友圈都要分组的社会,也许陌生人反而成了最放松的存在。
已经有资本开始布局了。某知名VC投资人私下透露,他们正在考察三家“即时社交”创业公司,据说有个项目能做到“五分钟内匹配符合你星座的伴游”。更夸张的是,听说深圳有团队在研发全息投影陪聊,说是要解决“异地陪伴”的痛点。
不过话说回来,当年直播刚火的时候,谁又能想到现在连虚拟偶像都能开演唱会呢?说不定再过两年,咱们真得习惯在滴滴上约个AI女友去看电影。只是到那时候,电影院检票口得专门开个“人机情侣通道”了吧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