塘沽和睦里姑娘价目表曝光 2025年街头巷尾热议不断
你听说过塘沽和睦里吗?那个传说中的“姑娘价目表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2025年3月25日,这个滨海新区的老社区突然成了全网热搜,街边电线杆上贴着的A4纸价目表照片疯狂刷屏。这事儿到底是真是假?背后藏着什么门道?咱们今天就扒个明白!
先说重点——价目表确实存在!不过可不是什么违法勾当。记者蹲点三天发现,所谓“姑娘价目表”其实是社区家政服务中心推出的便民服务清单。擦玻璃每小时50元、照顾老人日结200元、儿童托管包月1500元...明码标价的服务项目整整齐齐列了二十多项。
“哎哟这事儿闹的!”社区主任张大妈拍着大腿说,“咱就是图个方便,谁成想被拍成小广告传上网了?”原来价目表本意是为解决社区4050人员就业,结果被路过的网红拍了段“揭秘视频”,配上惊悚标题就火了。
最让网友吵翻天的就是收费标准。有人觉得擦玻璃50块太贵,也有北京网友留言“这价搁朝阳得翻三倍”。记者对比发现,塘沽本地家政均价其实比这份价目表还低10%左右。
“我们这叫‘邻里价’!”家政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姐掰着指头算账:“不用中介抽成、省了交通费,街里街坊的还能包月优惠。上个月王婶家闺女坐月子,24小时陪护才收300一天,要放月子中心得多少钱?”
🌟划重点:- 价格包含意外保险- 服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- 不满意随时退单
住3号楼的刘大爷是忠实客户:“老伴住院那阵子,多亏小张姑娘天天来送饭,比自家闺女还贴心!”可也有年轻人吐槽:“自从有了这价目表,我妈再也不让我点外卖了,非说让隔壁李姨送饭更便宜!”
有意思的是,社区超市王老板偷偷告诉记者:“自打这价目表火了,咱店里速冻水饺销量涨了三成——都是家政阿姨们买去给客户做饭的!”
南开大学社区研究专家赵教授分析:“这就是典型的‘银发经济’遇上‘共享用工’!塘沽60岁以上老人占四成,年轻人都往开发区跑,这种本土化服务恰好填补空白。”数据显示,该模式推行半年,社区失业率从8.3%直降到2.1%。
不过也有法律界人士提醒:“民间自发服务要警惕劳务纠纷,最好签个简单协议。”记者翻看服务中心记录本发现,他们还真准备了手写版服务确认单——虽然就是张横格纸,但按着红手印挺像那么回事。
要我说啊,这“姑娘价目表”能火真不是偶然。现在年轻人忙得脚打后脑勺,老年人又舍不得花大钱请保姆,这种“比亲戚方便,比公司便宜”的中间形态正好卡准需求。上周亲眼见着张阿姨边哄孩子边教大妈们用智能手机,那场景可比冷冰冰的家政APP有人情味多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模式能走多远还得打个问号。服务标准咋统一?意外事故谁担责?听说社区已经在琢磨“星级评分制”,还想搞岗前培训。要真能规范起来,说不定能成全国样板呢!
塘沽的晚风吹过和睦里老巷子,电线杆上的价目表在夕阳里泛着光。李大妈拎着菜篮子跟记者摆手:“管它网上咋说呢,咱老百姓得着实惠才是真!”这话实在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