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市足浴特殊服务店
你晓得成都人最近在关心啥子不?2025年3月25号这天,春熙路拐角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足浴店突然挂出"转型升级"的招牌,连门口泡脚的木桶都换成了智能按摩椅。这事儿可把街坊邻居看懵了——都说足浴行业水深,这回怕是要见真章了?
要说成都的足浴店,那可是比火锅店还多两条街。但今年开春以来,工商局突然搞了个"阳光消费百日行动",光是三月份就突击检查了三百多家店铺。我专门跑去问了在商务局上班的老同学,他神神秘秘地说了句:"这回要刮骨疗毒咯!"
最扯眼球的是金牛区那家叫"金足阁"的老店,老板张哥边擦汗边跟我摆:"现在摄像头直接连到监管部门,包间门不准反锁,技师必须持证上岗。你说我们这种正经做生意的,早该这么搞了嘛!"他店里新添的电子价目表明码标价,298元的"帝王套餐"清清楚楚写着90分钟肩颈足底全套。
有个老顾客王哥偷偷跟我吐槽:"现在想找个捏脚顺带掏耳朵的地方都难咯!"这话倒让我想起个事——上周在青羊区暗访时,确实发现有些小店把"特殊服务"包装成"经络调理",不过价格直接翻了三倍。
这里头有个关键转折点:2024年底成都出台了《养生服务业规范》,把足疗按摩细分成18个服务类别。举个栗子🌰,原先含糊的"泰式按摩"现在必须注明是否包含肢体拉伸,连技师的手指关节都要定期拍X光片备案。
要说最绝的,还得是龙泉驿那家把泡脚盆改成智能检测仪的——脚往盆里一放,直接出亚健康报告,这生意做得比诊所还俏!
我跟行业协会的赵会长喝了三盏茶才问出点门道。现在成都正规足疗店数量比去年多了30%,但营业额反而降了15%。这说明啥?说白了就是"灰色地带"被挤干了呗!
不过也有好消息,文旅局最近在推"夜游锦江+川派足疗"的旅游套餐。上个月有个上海旅游团,专门冲着"合规又巴适"的成都足浴来打卡,人均消费八百多还不带砍价的。
要我说啊,成都人从来都是懂得享受生活的。现在街边少了些暧昧的粉红灯,多了些透着中药香的推拿馆,未尝不是件好事。就像我常去的那家店老板说的:"正经手艺人才不怕见光,倒是那些歪门邪道的,迟早要遭晾成干豇豆!"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