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集美学生快餐200一次:这价格是智商税还是市场规律?
哎哟喂!最近厦门集美大学城的学生圈炸锅了,听说有人卖快餐敢标价200块一份?这事儿搁2025年3月25号突然爆出来,朋友圈刷屏得比台风预警还快。咱今天就掰扯掰扯,这到底是商家割韭菜,还是真有啥门道?
先给大伙儿捋个时间线——上周二下午三点半,集美孙厝步行街的"饭醉团伙"餐厅(这名儿起得够野)突然挂出电子屏:"今日限定:龙虾泡饭+黑松露牛排套餐,200元/份,限量50份"。好家伙!平时十五块的沙茶面突然变轻奢餐,学生们当场表演瞳孔地震。
老板老王叼着电子烟跟我唠:"现在牛肉涨到180一斤,冷链物流费翻倍涨,我这用的还是当天现杀的澳洲龙虾..."说着掏出进货单,好家伙,光食材成本就占130元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价码在CBD白领眼里可能不算啥,但搁学生党这儿确实肉疼。
为验证这事儿真实性,我特地在出餐高峰期蹲守。结果发现:
餐厅当天的监控数据显示,50份套餐4小时售罄,其中38%买家是校外人士。这就有点意思了,合着这高价套餐压根不是瞄准普通学生?
我跟几个常点外卖的学生聊了聊,发现三大真相:
不过也有学生反怼:"我们食堂3块5的卤肉饭不香吗?这明摆着收智商税!"这话在理,但市场规律就是这样——存在即合理,就看合谁的理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深圳出现的天价高校水果切,198元/份照样卖断货。现在的商家算是摸透年轻人心理了:
不过咱也得泼盆冷水——别让高价快餐成了校园攀比的导火索。隔壁桌小王说得实在:"偶尔奢侈没问题,但天天这么造,爹妈的血汗钱顶不住啊!"
采访到后厨李师傅时,他正在处理澳洲龙虾:"现在学生嘴巴越来越刁,普通菜式根本留不住人。就说这黑松露酱,进口报关就得等半个月..."说着给我看他的机械臂,上面还沾着龙虾壳碎片。
但环保组织的人不乐意了:"200公里外的同安就有优质海鲜,非得搞进口食材博眼球?"这话怼得商家直挠头,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算是杠上了。
扒了厦门市统计局最新数据:
这么算下来,200块套餐约占总生活费5.7%。要我说啊,偶尔体验可以,长期消费真得掂量掂量。就像学生自嘲说的:"吃完这顿,接下来一周得吃土配老干妈了。"
最后唠点实在的:市场经济嘛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但作为过来人还是得提醒学弟学妹——别让消费主义绑架了青春,食堂3块5的鸡蛋灌饼,它不也挺香?至于这200块快餐是昙花一现还是行业趋势,咱们让子弹再飞会儿...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