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川摸吧收费这事,到底咋回事?
哎,你听说过银川摸吧吗?就是那种带点娱乐性质的小酒吧,最近突然因为收费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。2025年3月25号这天,本地论坛直接炸锅了——有人晒出账单说消费翻倍,也有人跳出来喊“早该管管了”。今天咱就掰扯掰扯,这收费到底合不合理?
先来划个重点:这次争议的核心是“服务费”收取标准。以前银川摸吧都是按小时收场地费,现在突然多了个“氛围调节费”“设备维护金”,有顾客吐槽说:“点了杯30块的啤酒,结账愣是变成68,这找谁说理去?”
不过也有老客站出来说话:“人家墙上贴了价目表的嘛,自己不看怪谁?”我特意跑了金凤区两家店,发现确实在收银台侧面贴着A4纸打印的新规。可问题是——字小得像蚂蚁,还贴在灯光昏暗的角落,你说这算不算玩套路?
3月28号文旅局发了通告,要求所有娱乐场所必须做到:- 收费项目用加粗红字公示- 扫码点单必须设置消费确认弹窗- 争议费用可凭监控录像申诉
不过有店家私下嘀咕:“现在生意难做啊,房租涨了30%,不搞点附加服务怎么活?”这话倒是提醒我了——银川商业综合体空置率去年涨到18%,实体店确实不容易。
跟干了十年的酒吧老板老刘聊,他点了根烟说:“现在年轻人玩得花,什么剧本杀、VR吧都在抢生意。摸吧要还是只会收‘摸摸费’,迟早完犊子。”这话糙理不糙,你品品?
倒是00后常客小林说了大实话:“要是能弄点沉浸式剧场或者联名活动,贵点我也愿意掏钱。现在这收费法,感觉就是薅最后一波羊毛。”
说到底,市场经济讲究你情我愿。作为消费者,咱得擦亮眼睛较真儿;作为商家,玩套路不如搞创新。下次再去摸吧,记得先打开手机录像对着价目表扫一圈——哎,这年头花钱都得带侦探头脑,你说累不累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