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大活都搬哪去了2025

2025-04-05 06:05:59 | 来源:长等了伙新闻网
小字号

徐州大活都搬哪去了2025

各位老铁,最近是不是发现徐州的大活突然不见了?街边卖酱香饼的刘叔、夜市甩飞饼的张姐、还有火车站门口吆喝"住宿50块"的王大妈,咋说没就没了?哎您别急,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3月25号那天说起……


📍老城区变身文化新地标✨

那天早上六点半,开早餐铺的李大娘刚支起炉灶,突然看见城管小哥举着大喇叭喊:"各位商户注意啦!彭城广场到户部山这片儿要搞城市客厅项目,咱得给游客腾地方"。这话一出,整条街都炸锅了——要知道这可是徐州人吃了三十年的"大活根据地"啊!

您猜后来咋着?现在去户部山转悠,原先挤满摊贩的巷子变成了汉画像石主题走廊。上个月我去溜达,正好碰见网红团队在拍《穿越两汉》短视频,那无人机飞得比云龙山的鸽子还欢实。文旅局数据说,改造后日均游客涨了三倍,连卖糖葫芦的都改行当讲解员了。


🚧新区建设热火朝天🔥

有人可能要问:"搬走了是不是就凉了?" 嘿!您往东瞅瞅!大庙街道现在可热闹了,新修的智慧农贸市场里,原来在老街摆摊的商户都搬进了带空调的铺面。王大妈现在不喊住宿了,改在抖音直播卖"徐州八大碗"预制菜,听说上个月成交额破了20万。

重点来了:- 产业升级:原淮海食品城地块建起了跨境电商产业园- 交通升级:地铁4号线延长线直接通到新建的物流基地- 生态升级:九里山采石场旧址变成了湿地公园


💡老百姓的"活法"变没变?

那天在新区碰到开三轮的老周,他跟我说:"现在拉货得用新能源车,不过政府给补贴了3000块充电卡"。旁边卖菜的老赵插话:"就是少了点烟火气,以前在老家属院门口,还能跟买菜的唠家常"。

不过也有新鲜事:✨ 95后小夫妻把"徐州地锅鸡"做成了连锁加盟店✨ 退休教师组团在社区开起了"徐州方言保护课堂"✨ 原来的五金店老板转型做智能家居安装


🤔这事儿到底划不划算?

个人觉得,城市发展就像打游戏升级,不能只盯着经验值,还得考虑装备平衡。上个月去新城区采访,正好碰见二十几个老街坊在社区活动中心排练徐州琴书。领头的孙大爷说:"政府给配了专业老师,咱这非遗传承可比摆摊有意义多了"。

但也不是没遗憾,上次想找修钢笔的老手艺人都得导航半小时。不过文旅局的朋友透露,明年要在回龙窝搞传统手艺活态展示区,据说还能体验亲手做徐州剪纸。


要我说啊,城市发展这事儿就跟做菜似的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现在去金龙湖那边转转,晚上亮起的花灯能把人看醉。虽然少了些街头巷尾的烟火气,但多了点能让子孙后代记住的城市记忆。您说这买卖,值不值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