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峰区小什字卖淫女:2025年街角故事的真实切片
你听说过西峰区小什字吗?就是那个白天卖包子、晚上亮红灯的老街区。2025年3月25号这天,社区公告栏突然贴出张粉色告示:"特殊行业人员请于月底前登记备案",这事儿可把街坊四邻的八卦魂都勾起来了...
站在小什字路口数招牌,12家按摩店有8家挂着"男士养生"的灯箱。开粮油店的王大姐边嗑瓜子边跟我唠:"前些年还偷偷摸摸的,现在都敢把价目表贴玻璃上了!"她说得没错——我亲眼看见某家店的玻璃上印着"全身放松398,包夜特惠1888",这价格比快捷酒店还透明。
不过这事儿真不能全怪姑娘们。跟28岁的小芳(化名)聊了半小时,她手机响了三次:"两个要还网贷,一个家里弟弟等着交学费。"她攥着奶茶杯的手指节发白,"但凡能找到月薪五千的正经工作,谁愿意天天被警察查身份证啊?"
今年区里搞了个"柔性治理"试点,核心就两条:1. 登记备案送体检(还附赠职业培训券)2. 设立夜间巡逻队(成员包括退休民警和心理咨询师)社区书记老张拍胸脯保证:"咱们不搞突击检查那套,但得确保姑娘们别被黑中介坑了。"
别说,还真有人买账。3月25号当天,6个姑娘戴着口罩去派出所登记。26岁的小米(化名)跟我说:"反正早晚要转行,不如趁这机会考个美容师证。"她手机里存着美甲教学视频,说话时指甲在桌上划出细碎的响动。
五金店老板老周给我算了笔账:"这条街铺面租金三年涨了120%,正经买卖根本撑不住。"他指着对面关门的美发店,"原来那家剪头发才38块,现在全换成按摩店了,你说邪门不?"
不过转机说来就来。3月底,街道办腾出二层小楼搞"职业转型中心",开课第一天就坐满人。我旁听了节电商运营课,看见后排姑娘认真记笔记:"直播间话术""货品上架流程"。讲台上的90后讲师小陈说:"她们学得比大学生还拼命,真的。"
社区民警老李掏出工作日志:"现在每周三固定开安全讲座,上次教她们用防狼喷雾,结果半数人问能不能网购批发。"他笑着摇头,眼角堆起皱纹。
上周路过职业培训中心,碰见之前采访过的小米。她正在直播卖丝袜,手机支架旁摆着美容师资格证。"家人们看这个厚度!纯棉的!"她的声音透过玻璃传出来,比当初在按摩店里有生气多了。
要说这事儿的启示?治标得先治本,堵不如疏。就像街口卖烤红薯的大爷说的:"你把煤炉灭了,人家肚子还饿着呢。"现在的西峰区小什字,按摩店的粉灯渐渐被直播间补光灯取代,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答案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