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朝阳粉灯区:从争议到新生的城市地标

2025-04-05 06:57:39 | 来源:可观闻莞新闻网
小字号

辽宁朝阳粉灯区:从争议到新生的城市地标

(以下为正文部分)

听说过辽宁朝阳粉灯区吗?最近这地方可是火出圈了!就在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亲眼见证了这里从早到晚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面。街边卖烤冷面的王大姐边翻铁板边念叨:"好家伙,这架势赶上当年刘老根大舞台开业了!"


🚨【粉灯区的前世今生】

要说这地方为啥突然爆红,得先掰扯清楚它的来龙去脉。粉灯区原本是朝阳火车站后身的棚户区,因为拆迁补偿谈不拢,二十多户钉子户愣是撑到了现在。去年政府出新招——不拆了,改造成特色商业街!

你可能会问:"为啥叫粉灯区?难道是因为灯光颜色?" 其实这名字是老百姓自己叫出来的。早年间巷子口有家粉面馆,老板在门口挂了盏粉色灯笼招揽生意。后来整条街的商户都跟着挂,远远望去就像条粉色灯河。


🏗️【改造工程三大亮点】

现在这条800米长的街道可不得了,改造后藏着不少小心机:1. 老建筑全部保留原貌,砖墙裂缝里都嵌着LED灯带2. 每户门口标配智能显示屏,扫码就能看房子历史故事3. 空中连廊把整条街串成"回"字形,下雨天逛着也不愁

负责改造的李工头跟我透露:"最难的是说服老住户,有个张大爷死活不让动他家门框,说那是他爷结婚时安的。"


💰【经济账算得明白】

现在这里日均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,最火的东北乱炖馆子得提前三天预约。不过最让我吃惊的是租金变化:- 改造前:20平门脸月租800块- 改造后:同样面积飙到1.2万- 但!政府给原住户永久免租权

开裁缝铺的刘婶乐得合不拢嘴:"以前天天愁房租,现在光改裤脚都忙不过来,这好事儿咋不早来呢?"


⚠️【争议可没断过】

不过话又说回来,网上也有不少质疑声。前几天刷到条热评:"整得跟网红打卡地似的,咱老朝阳的烟火气都要没了!" 实地走访发现,确实存在些问题:1. 游客太多挤占居民生活空间2. 网红餐饮店挤压传统老字号3. 夜间灯光影响周边小区休息

但住在这里三十年的赵大爷倒看得开:"总比拆了强吧?现在孙子回家能看见我小时候玩的弹珠墙,值了!"


🔮【未来会咋样?】

站在新修的观景台上,我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,突然想起文旅局长说的那句话:"城市更新不是翻新,是给记忆找个新容器。"

要我说啊,粉灯区现在这路子走得挺聪明。既没把老底子掀个底朝天,又给年轻人创造了新饭碗。不过得注意别让商业味太冲,得留几处能安静唠嗑的地界儿。


最后说句实在的,这地方能火起来,关键是把"人"放在了第一位。就像路口那家坚持卖五毛钱冰棍的小卖部,老板娘说得好:"钱要赚,但街坊邻居的情分不能丢。" 要真能做到这话,粉灯区说不定能成全国老城改造的范本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