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祥村姨价目表引发热议:2025年民间定价新趋势?
大伙儿最近刷短视频有没有刷到那个"吉祥村姨价目表"?这事儿在3月25号突然就窜上热搜了,连隔壁村二大爷都戴着老花镜研究半天。你说现在都2025年了,怎么还有人用这种手写价目表做生意?今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。
事情得从3月20号说起。吉祥村杂货店老板娘王春梅(就是大伙儿说的"村姨"),在自家店门口贴了张手写价目表。本来是想给老主顾们看个明白,谁成想被来村里拍Vlog的旅游博主拍了个正着。
"鸡蛋3块/斤,比超市便宜5毛?"视频里博主瞪圆了眼珠子。要我说啊,现在城里人见惯了扫码支付,冷不丁瞅见这种用粉笔头写在木板上的价目表,确实新鲜得紧。结果你猜咋着?这视频两天播放量破了千万,连带着村口小卖部都快被打卡的年轻人挤爆了。
咱先看看这份"网红价目表"到底写了啥:
这里头有意思的地方可不少。比如说这个"会员价",其实就是常客来买东西抹个零头;再比如"买五送一",说白了就是薄利多销的老法子。不过最绝的是蔬菜按筐卖,用王大姐的话说:"都是自家地里长的,犯不着为几毛钱计较。"
这事儿在网上吵得可热闹了。支持派说这是"人间烟火气",反对派嚷嚷着"扰乱市场秩序"。我特意跑了几趟吉祥村,发现实际情况是这样的:
不过工商局的朋友私下跟我说,这种定价方式确实存在监管盲区。比如说这个"按筐卖",到底有没有缺斤短两?再比如赠品质量谁来保证?这些都是现实问题。
我专门请教了省社科院的李教授,他推了推眼镜说:"这种定价方式其实是社区经济的返璞归真。在数字化高度普及的2025年,人们反而更渴望看到明码标价的真实感。"他还给我看了组数据:全国类似吉祥村姨这样的个体商户,去年同比增长了23%。
不过教授也提醒:"价格透明化是好事,但要注意食品安全和计量规范。不能因为是'土办法'就降低标准。"
要我说啊,吉祥村姨这事儿给我们三个启示:
最后说个真事儿:上周我去王大姐店里,碰见个开着特斯拉来的小伙子,非要买人家记账的粉笔板当纪念品。您说这事儿闹的,2025年的消费观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