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阳有女人的地方,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?

2025-04-05 06:50:15 | 来源:势质的自新闻网
小字号

庆阳有女人的地方,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?

哎,你别说啊,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在庆阳街头转悠时突然发现个怪现象——满大街的商铺招牌突然冒出来好多"女子""巾帼""姐妹"的字样。这庆阳城里到底藏着多少女人的故事?今天就带大伙儿扒拉扒拉,看看这片黄土地上的"半边天"是怎么撑起来的。


🌸一、学校门口的王大姐,把油饼摊成网红店

大清早六点半,庆阳五中门口的"王姐油饼铺"就排起长队。老板娘王芳戴着白围裙,手里的面团翻得跟耍杂技似的:"读书娃要吃热乎的,咱得赶在他们上学前备好200个饼。"说着往油锅里"滋啦"甩进三个面剂子,金黄的油花溅得老高。

您猜怎么着?这摊子养活的可不止学生。隔壁菜市场的张婶每天雷打不动来买十个,说是给工地上的爷们当晌午饭。问起为啥非认准这家,她操着庆阳腔笑道:"王芳把自家闺女供到北京念研究生,这手艺传了三代人,吃着踏实!"


💼二、写字楼里的"娘子军",把土特产卖到迪拜

转到新区创业大厦22层,嚯!整整一层都被"陇原姐妹电商公司"包圆了。玻璃门上贴着张海报特扎眼——"庆阳苹果出口量突破500吨"。创始人李婷踩着细高跟"噔噔噔"走过来,手机还在往外冒英语:"昨儿刚签了阿联酋的订单,那边土豪就稀罕咱这冰糖心苹果。"

聊起创业史,这个85后女老板直拍大腿:"当初拿着家里卖羊的3万块钱起家,现在团队48个姐妹,去年营业额破千万。谁说女子不如男?咱黄土坡上的婆娘能顶整片天!"


✂️三、老巷子里的剪纸张,剪刀底下出非遗

要说最让我服气的,还得是南街巷子深处的张桂兰。这老太太七十有三,捏着剪刀"咔嚓"几下,就能剪出会说话的窗花。上个月刚被评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,这会儿正教着十几个小媳妇学手艺。

"现在年轻人手机玩得溜,可咱这老手艺不能断。"张大姐从木箱底掏出本泛黄的图样集,"这是民国时候我奶奶留下的,凤凰尾巴上的翎毛要剪365根,寓意日子过得细水长流。"说着往我手里塞了幅"百子闹春图",嘿!每个娃娃的表情都不带重样的。


🌾四、田间地头的女能手,拖拉机开得比男人野

往董志塬上跑一圈更开眼。春耕时节,42岁的赵红梅开着红色拖拉机在地头画直线,后面跟着二十几个雇工清一色扎着头巾的妇女。"现在种地讲究科学,咱装了北斗导航系统,播种误差不超过2厘米。"她抹了把汗指着远处,"那片400亩的示范田,去年玉米亩产破了两千斤。"

更绝的是她们自创的"种地轮班制",早上五点到八点是"送娃上学班",九点到下午三点是"主力耕作班",傍晚还有"接娃做饭班"。问起男人们去哪了,赵姐哈哈大笑:"都在城里搞装修呢,家里这摊子我们可比他们玩得转!"


🏥五、卫生院的"铁娘子",接生过半个庆阳城

转到镇卫生院的妇产科,碰巧遇上值班的李玉琴大夫。这个从业28年的老助产士,经她手接生的孩子少说有两万个。墙上挂着面褪色的锦旗,落款日期是2002年,上头绣着"妙手仁心"四个大字。

"现在和过去可大不一样咯。"李大夫边整理病历边说,"以前接生要背着药箱走几十里山路,现在孕妇都开车来产检。去年咱们科添了四维彩超机,连娃娃脸上的酒窝都能看得真真儿的。"正说着,走廊传来新生儿的啼哭,她抓起白大褂就往外冲:"准是3床的二胎妈妈生了!"


转悠一整天算是看明白了,庆阳这地方哪儿有女人?她们在早市的炊烟里,在果园的枝头上,在剪纸的褶皱间,在产房的啼哭中。这些婆姨们嘴上不说啥漂亮话,可手里干的都是实打实的热闹营生。要我说啊,这黄土地养人更养心气儿,甭管时代咋变,庆阳女人的那股子韧劲儿,就跟董志塬上的老槐树似的,风雨越猛,根扎得越深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