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哪里鸡婆?2025年街头巷尾最火的民生话题

2025-04-04 09:59:40 | 来源:能组三今新闻网
小字号

广州哪里鸡婆?2025年街头巷尾最火的民生话题

"你听说了吗?广州现在满大街都在找'鸡婆'!"刚下地铁就听见两个白领在讨论。等等,先别想歪——这里说的可不是什么违法勾当,而是2025年突然爆红的城市新现象。3月25号这天,我蹲点了珠江新城、北京路、员村三大商圈,亲眼见证了这场"全民找鸡婆"的奇观。


🌆【鸡婆经济为啥突然爆火?】

说来你可能不信,"鸡婆"在广州话里原本带着点贬义,指爱管闲事的大妈。但自从去年政府推出"银龄服务计划",这个词突然就洗白了。现在满大街举着"专业鸡婆"牌子的大妈们,可都是持证上岗的社区服务人员。

重点来了:她们的主要业务包括:1. 带路导航(特别是那些藏在巷子里的老字号)2. 代排网红店(鲍师傅、茶颜悦色通通不在话下)3. 临时托宠服务(逛街带狗不方便?交给鸡婆!)4. 粤语速成班(包教包会,买肠粉不再被宰)

在天河区某商场门口,我遇到了57岁的李阿姨。她挎着印有"官方认证鸡婆"的腰包,正用流利的川普给重庆游客指路。"现在日薪300起步,比退休金翻两番!"阿姨说着掏出电子服务证,上面显示本月已完成132单服务。


🍲【鸡婆文化背后的城市密码】

要说这事儿为啥能在广州火起来,得从本地人的"八卦基因"说起。在广州街头拉住个街坊问路,他能给你从陈家祠讲到沙面历史,顺带推荐三家茶餐厅。这种天生的分享欲,碰上官方的规范化管理,可不就炸出个新产业?

举个栗子:北京路步行街的"鸡婆服务站",3月25号当天登记了287次问路服务。最受欢迎的问题TOP3:- 🥇"陶陶居总店怎么走?"- 🥈"附近哪里买凉茶最正宗?"- 🥉"这个'糖水'是热的还是冷的?"

有意思的是,有些鸡婆大妈还发展出特色服务。在荔湾区,我就见识了"西关风情讲解套餐"——花38块,阿姨能带你穿街走巷,讲古仔说到你舍不得走。


💡【年轻人也开始'鸡里鸡气'?】

你以为就大妈们在折腾?错!现在95后都开始考证当"电子鸡婆"了。23岁的广外毕业生小林,在B站开了个《教你在广州装本地人》的系列视频。最新一期教人用粤语砍价,播放量直接破百万。

"现在年轻人就爱这种'人间真实'。"小林边调试云台边说,"上个月我拍'如何在菜市场不被认作游客',评论区都说比网红探店实在多了。"


🚦【争议与未来:鸡婆经济能走多远?】

当然也有人担心变味。有市民吐槽:"现在问个路都要扫码付费,老广的温情是不是被商业化了?"对此,越秀区某街道办主任倒是看得开:"我们给服务定价,正是为了保护街坊的热情。你想想,大妈们大热天站街上,总不能让人家用爱发电吧?"

据最新数据,广州"持证鸡婆"数量已突破2万人,带动相关就业岗位5.7万个。更夸张的是,某旅游APP已经上线"鸡婆预约"功能,明码标价的服务套餐卖得比景点门票还火。


个人观点: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"鸡婆经济"这个词,我还以为是啥灰色产业呢。蹲点三天后发现,这其实就是把广州人天生的热情给系统化了。那些藏在骑楼里的牛杂店,菜市场阿婆的砍价秘诀,这些城市毛细血管里的烟火气,确实需要有人来传承。不过也得警惕过度商业化——别哪天问个路都要先看会员等级,那可就真变味了。要我说啊,广州这份"鸡婆精神",既是生意经,更是城市温度的保温杯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