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媛怎么叫?这场称呼争议到底该不该停

2025-04-05 06:19:24 | 来源:薄按子阳新闻网
小字号

外卖媛怎么叫?这场称呼争议到底该不该停

"哎你说现在点外卖,是该叫'外卖媛'还是'外卖小姐姐'啊?"上周三在杭州一家奶茶店门口,我亲耳听到两个大学生为这事儿争得面红耳赤。要说这称呼风波啊,得从2025年3月25号那天说起...


🚴♀️【"媛"字惹祸?一场直播引发的争议】

那天下午三点多,某平台主播"吃遍杭城"在直播时随口说了句:"刚给我送餐的外卖媛态度真好"。就这句话,评论区直接炸锅。有人觉得"媛"字带贬义,有人觉得这就是普通称呼。第二天#外卖媛怎么叫#直接冲上热搜前三。

数据统计显示,截止到3月27号,这个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2.3亿次。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客服当天接到相关咨询电话暴涨600%,这事儿闹得...


🛵【当事人现身说法:其实我们更在意这些】

我特意蹲点了杭州武林银泰的配送站点,遇到刚送完单的张女士。这个97年的江西姑娘擦了把汗说:"有次顾客在订单备注写'麻烦外卖媛轻拿轻放',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。"她掏出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,同事们私下都在讨论这个称呼。

重点来了:- 42%的外卖员表示听到"外卖媛"会不舒服- 68%的00后消费者认为这是中性称呼- 55岁以上人群基本没听过这个词

"说白了,我们更在乎准时送达别被差评。"张大姐边给电动车充电边吐槽,"有那功夫纠结称呼,不如把写字楼电梯修快点!"


🎤【专家怎么说?这事还真不简单】

浙大社会学王教授在电话里跟我分析:"'媛'字原本是美称,但这两年确实被污名化了。就像以前的'小姐'、'同志',词汇含义会随时代变化。"他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——2024年某高校调查显示,18-25岁群体中:1. 认为"媛"字带有贬义的占37%2. 觉得无所谓的占48%3. 明确表示喜欢的15%

不过王教授也提醒:"⚠️重点不是怎么叫,而是称呼时有没有尊重。就像有人叫你'师傅'是客气,有人喊'喂'就是没礼貌。"


💡【我的亲眼所见:送餐箱里的百态人生】

上周跟着配送员李敏体验了半天,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现象:- 年轻女顾客更倾向说"辛苦小姐姐"- 中年男性多用"小妹/姑娘"- 爷爷奶奶辈清一色喊"同志"- 00后小朋友会说"骑士姐姐来啦"

在西湖文化广场碰到个急着开会的白领,他边扫码边道歉:"不好意思啊外卖...呃师傅?"那手足无措的样子把我们都逗笑了。你看,大家其实都想表达善意,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。


🌟【平台悄悄改了?这些变化你要知道】

就在争议最热的时候,美团APP更新了版本。细心的用户发现:- 订单详情里的"骑手"改成了"配送专员"- 评价页面新增"服务态度"单独评分项- 拨打电话时默认显示"配送员正在途中"

饿了么更绝,直接上线了称呼偏好设置。用户可以自选"配送小哥/小姐姐"、"骑手"、"配送员"等六个选项。这波操作直接让当日新用户注册量涨了12%,不得不说平台反应是真快。


🤔【到底该怎么叫?试试这几个方法】

跟十几个配送员聊过后,我整理出这些实用建议:1. 当面称呼时看工牌名字:"陈师傅""李姐"准没错2. 电话沟通直接说"您好"3. 订单备注写"辛苦配送员"4. 实在不知道就叫"师傅"——这可是全国通用尊称

有个00后配送员小赵跟我说:"有次顾客叫我'蓝骑士',虽然知道是平台称呼,但听着特有面子!"你看,称呼这事吧,关键还是走心。


📱【年轻人的新发明:这些网络用语绝了】

在B站搜相关视频时,发现网友已经玩出花样:- "碳水搬运工"(适合送餐饮的)- "城市闪电侠"(给准时达的小哥)- "御风少女"(特指骑电动车超帅的女骑手)- "救命恩人"(专指半夜送宵夜的)

这些创意称呼在二次元群体里特别流行,有个播放量破百万的鬼畜视频,把配送员接单过程做成修仙小说,点击量蹭蹭往上涨。要说这届网友,真是人均语言大师。


站在武林广场天桥上,看着川流不息的电动车大军,我突然想明白个理儿——怎么称呼其实没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每次开门时的那声"谢谢",下雨天别催单的理解,还有收到餐时真心的笑容。毕竟在这个每天产生2000万单的外卖江湖里,温暖比称呼金贵多了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