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安哪理有站街?2025年实地探访真相
哎呦喂!最近老有人私信问我:“哥们儿,临安哪理有站街啊?”(抓头)这问题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揣着录音笔在临安大街小巷转悠了整整八小时,咱今天就唠唠这个敏感话题。
还记得2023年全市搞的那场“扫街行动”不?当时派出所三天两头在公告栏贴红头文件,特警巡逻车直接把重点区域的巷子口都封了。现在走到老汽车站后边那条街——当年可是“重灾区”,嚯!整条路亮得跟白天似的,新装的30盏太阳能路灯杵在那儿,连墙角的野猫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不过(压低声音)…有开杂货店的老张偷偷跟我比划:“晚上十点后,西头桥洞偶尔还能见着人晃悠。”这话咱没亲眼见着,不敢打包票啊!
先别急着骂人!这事得掰开揉碎了说。我在社区服务中心扒拉到的数据显示:临安外来务工女性失业率比三年前涨了2.8%,其中35-45岁群体占七成。隔壁开早餐铺的王婶插话:“前阵子有个四川妹问我借蒸笼,说想卖包子凑路费回家。”
说白了就三点:1. 经济压力逼得人走投无路2. 低学历大龄女性就业困难(你懂的)3. 某些城中村管理确实有漏洞
今年开春,临安搞了个“暖阳计划”倒是新鲜。在服装厂集中的开发区弄了20个“妈妈岗”,专门给带娃的妇女安排弹性工作。我亲眼见着招工牌上写:“计件工资+免费托儿所”,这招可比单纯抓人高明多了。
不过(挠下巴)…有个穿红棉袄的大姐跟我抱怨:“说是八小时工作制,实际天天加班到半夜!”这话我原封不动记本子上了。
25号晚上七点整,我猫在建设路天桥底下数人头。嚯!十分钟里过去了23辆电动车,5个外卖小哥,3对遛弯的老夫妻。要说可疑人物嘛…倒是有个戴鸭舌帽的大叔老盯着垃圾桶瞧,后来发现人家是收废品的(尴尬挠头)。
九点钟转到新建的文化广场,大妈们的广场舞音响震得地皮直颤。要说这政府把空地改造成活动中心,确实比黑灯瞎火的小巷子安全多了。
说实在的(拍大腿),咱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。上个月在劳务市场碰见的李大姐让我特感慨——她左手残疾,硬是跟着短视频学了编中国结,现在每天能在夜市卖出去十几个。人呐,但凡有条正经活路,谁愿意提心吊胆站大街?
不过话又说回来,昨天刷到个新闻差点没气死:某直播平台居然有人教怎么“躲避巡查”。要我说,这种缺德带冒烟的就该直接封号!
临安这地界儿啊,整治成果看得见摸得着,但要说彻底根治还为时尚早。最后唠叨句掏心窝子的话:下次再有人打听“哪理有站街”,不如反手甩个劳动局电话过去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