莘庄公园里大磨盘叫什么
🌞 你猜怎么着?莘庄公园那个被游客摸得发亮的大磨盘,终于有名字了!
最近朋友圈都在疯传这事儿——2025年3月25号上午,公园管理处突然在磨盘边上立了块新牌子,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三个字。说实话,这老物件在公园待了少说五十年,之前大伙儿都叫它“石磨盘”“老古董”,这回总算能正名了!
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。公园翻修时,工人在库房角落里翻出一摞上世纪70年代的资料,里头有张手绘地图,标着“梅陇碾”三个字,旁边还画了个圈。园林局的老专家一拍大腿:“这不就是那个大磨盘嘛!”原来这磨盘是1958年从隔壁梅陇镇搬来的,当年用来碾稻谷,后来成了公园一景,但名字愣是没人记得。
“梅陇碾这名字,既保留了来源地,又说明了功能,比‘大磨盘’贴切多了!”负责考证的张研究员边说边推了推眼镜。要说这事儿也够戏剧性的——要不是翻出那张破纸,估计这名字还得继续埋没下去。
你问现在这磨盘有啥用?嘿!年轻人可会玩了:
- 大爷大妈拿它当健身器材,转着磨盘唠家常
- 小朋友蹲在旁边观察石头纹路,比看手机还专注
- 📸 最绝的是摄影爱好者,专门挑清晨露水没干时来拍“仙气磨盘”
公园保洁李阿姨最有发言权:“每天得擦三遍!游客非要摸那个凹槽,说是能转运。现在有了正经名字,我看他们摸得更起劲了!”说着她自己都乐了。
说实话,这事儿透着点黑色幽默。园林局王主任挠着头解释:“早些年光顾着搞绿化扩建,这些老物件的档案都堆在仓库吃灰。”直到去年市里搞“城市记忆工程”,才想起该给这些“哑巴文物”配解说牌。
不过也有暖心插曲——住在公园边的80岁赵奶奶听说这事儿,连夜送来张老照片。黑白照片里,她扎着麻花辫站在磨盘边,背后还堆着成捆稻谷。“当年这可是咱们的吃饭家伙,现在倒成了景儿。”老人说着,眼眶有点发红。
说实在的,我挺佩服公园这波操作。现在哪个景区不是急着建新设施?他们反倒回头打捞老物件的记忆。就像那个突然被叫回本名的梅陇碾,冷不丁提醒我们:原来脚下这片水泥地,几十年前还飘着稻花香呢。
下次再去莘庄公园,建议你带杯咖啡坐在磨盘边上。摸摸那些被岁月磨圆的棱角,说不定能听见老梅陇镇的蝉鸣声——哎,这话说得矫情了,但意思你懂吧?有些故事啊,就得刻在石头里才不会被风吹跑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