篮色海岸国际水会股份:2025年水处理行业的“破局者”?

2025-04-05 02:39:09 | 来源:新基乌出新闻网
小字号

篮色海岸国际水会股份:2025年水处理行业的“破局者”?

你听说过能把海水变成淡水的公司吗?就在上周,一家叫篮色海岸国际水会股份的企业突然冲上热搜——他们搞了个大新闻,说是能把海水淡化成本砍到每吨0.3美元!这价格直接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40%啊!今天咱就掰扯掰扯,这公司到底什么来头?他们吹的牛能实现吗?


🌊 海水变淡水?这事儿有多难?

先说个冷知识:全球有20亿人喝不上干净水,但地球表面71%都是海水。听着像不像捧着金饭碗要饭?传统海水淡化技术贵得要命,中东土豪国用得最多,但普通国家根本玩不起。去年沙特建的那个巨型淡化厂,每吨成本还得0.7美元呢。

这时候篮色海岸国际水会股份突然扔出个王炸——他们3月25号在深圳开了发布会,说搞定了“纳米级离子筛”技术。这名字听着玄乎,说白了就是给海水里的盐分设关卡,让水分子单独溜过去。现场演示环节挺有意思:工作人员倒了杯海水,插上他们设备,三分钟后直接喝下去了!


💡 这家公司什么来头?

扒了扒工商信息才发现,篮色海岸国际水会股份2018年就成立了,创始团队清一色清华环境学院出来的。前几年闷声不响,去年突然拿到沙特主权基金2亿美元投资。难怪有人说他们“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”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新技术靠谱吗?我特意咨询了中科院水处理专家王教授:“他们这个离子筛材料确实有突破,但大规模量产还是未知数。现在实验室数据好看,实际应用可能打七折。”看来这事儿还得观望。


📊 商业版图已经铺开?

虽然技术争议还在,但人家生意已经做到非洲去了。上个月刚签了坦桑尼亚的政府订单,要在达累斯萨拉姆建日产10万吨的淡化厂。更绝的是商业模式——他们不收设备费,改按用水量抽成。这招直接把前期成本压力转嫁到自己身上,赌的就是技术稳定性。

👉 目前已落地项目:
- 海南三沙市(日供5万吨)
- 印尼巴厘岛(旅游区专用)
- 希腊圣托里尼(欧盟首个试点)


🚀 未来计划更疯狂?

发布会末尾放了个彩蛋:公司CTO透露正在研发“大气取水”项目。简单说就是从空气中直接收集水分子,听说在沙漠地区测试效果不错。要是真搞成了,以后在撒哈拉沙漠开矿泉水厂都不是梦!

不过也有投资人泼冷水:“他们步子迈得太大,容易扯着蛋。水处理行业讲究稳扎稳打,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起码要5年验证期。”这话听着在理,但看看特斯拉当年不也是被这么说的?


💬 行业怎么看这事?

我跟几个水处理行业的老炮儿聊了聊,发现观点两极分化:
1. 乐观派:“这是近十年最大突破,可能改变全球水资源格局”
2. 保守派:“材料寿命、能耗、维护成本都没说清楚,大概率是资本游戏”
3. 吃瓜群众:“赶紧上市!我要买股票!”

有个细节挺有意思:发布会现场用的演示设备,外壳印着“Made in China 2025”。这时间点选得,你说巧不巧?


说实话,我挺看好他们的。别的不说,就冲敢把实验室技术直接怼到非洲去实战,这魄力就值得点赞。不过话说回来,水处理行业水太深(字面意义+引申义),能不能游到最后还得看真本事。至少现在,篮色海岸国际水会股份给行业撕开了道口子——万一是下一个宁德时代呢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