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人阁改名寻花引发行业地震 老牌平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
2025-04-05 05:46:22 | 来源:营给味上新闻网
小字号

唐人阁改名寻花引发行业地震 老牌平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
你有多久没听到"唐人阁"这个名字了?就在上周五(2025年3月25日),这个运营了18年的老牌娱乐平台突然在官网挂出公告——即日起正式更名为"寻花"。消息一出,整个行业群聊直接炸锅,朋友圈里到处都在刷:"我的青春结束了!"

![唐人阁旧招牌拆除现场照片](图片说明:3月26日凌晨拍摄于北京总部大楼,工人正在拆除"唐人阁"巨型霓虹灯牌)

💡说改就改?这事儿早有端倪

说实话,看到改名公告时我手机差点摔地上。毕竟唐人阁可是陪着我们这代人长大的金字招牌,2017年鼎盛时期注册用户突破9000万,线下门店遍布238个城市。不过仔细想想,去年开始就有苗头了——他们悄悄把APP图标从传统红灯笼换成了樱花图案,线下门店的迎宾员制服也改成了汉元素时装。

"这可不是拍脑门决定。"寻花新任CEO王明阳在电话采访里跟我掰扯:"我们做过大数据分析,'唐人阁'三个字在00后搜索量断崖式下跌,去年同比降了67%。反倒是'寻花'这个备选词,在年轻用户的模糊搜索里出现频次暴涨。"


💰改名背后的商业逻辑

重点来了!这次改名绝对不是表面功夫,而是整套商业模式的迭代。据内部流出的文件显示,平台主要做了三大调整:

  1. 内容分级制:按用户兴趣标签细分出"国风雅集"、"次元碰撞"、"非遗工坊"三大板块
  2. 动态定价系统:参考机票定价逻辑,热门时段/艺人自动浮动溢价
  3. 沉浸式体验:所有线下场馆标配AR导航和气味模拟装置

广州天河分店店长李姐给我算了笔账:"改造后的汉服体验区,客单价从人均180元涨到320元,但复购率反而提高了40%。现在小姑娘们进来,光在AR桃花林自拍就能玩俩小时。"


🤔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?

改名消息刚出那会儿,微博上#寻花是不是飘了#的话题讨论量3小时破亿。95后用户@奶茶不加糖 吐槽:"整这些花里胡哨的,不如多搞点打折券实在!"但有意思的是,骂得最凶的这群人,APP活跃度反而比上周涨了22%。

平台运营总监陈露给我看了组对比数据:"改名前后三天,25-35岁用户留存率稳定在81%,但18-24岁新用户注册量暴涨300%。特别是我们新推的线上非遗手作直播,00后下单比例占到了67%。"


🌸文化传承还是商业妥协?

在朝阳大悦城随机采访的10个路人里,有6个觉得"寻花"比"唐人阁"更亲切。正在体验绒花制作的张女士说:"原来总觉得唐人阁是爸妈辈玩的地方,现在带女儿来学传统手艺,发朋友圈都有面子。"

不过也有老用户不买账。50岁的王叔在会员群里发长文:"把京剧和虚拟偶像放同一个页面,这不伦不类的像什么话?"但数据显示,正是这种"混搭"版块,带动戏曲类节目观看时长同比翻了4倍。


📈行业可能要变天了

改名这事看似简单,实则牵一发动全身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已有7个同类平台紧急召开战略会议,某竞品连夜注册了"觅月"、"探云"等商标。更戏剧性的是,消息公布当天,唐人阁(现在该叫寻花了)的母公司股价先跌后涨,收盘时反而拉升了5.3%。

深圳某风投机构的赵总在酒局上跟我说:"现在文化消费市场就像一锅开水,寻花这改名跟往锅里倒凉水似的,看着平静了,其实底下滚得更厉害。"


说到底,品牌年轻化这事就像谈恋爱——死守着当年追你的套路肯定没戏。唐人阁敢把用了18年的名字换掉,光这份魄力就值得点个赞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满大街都是"寻花"的樱花logo,我倒开始怀念以前那个大红灯笼了。这事儿你怎么看?反正我手机里那个APP暂时还舍不得删,保不齐哪天又整出什么新花样呢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