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海仓150快餐:2025年最会玩性价比的餐饮黑马

2025-04-05 04:18:02 | 来源:窝吃脚块新闻网
小字号

厦门海仓150快餐:2025年最会玩性价比的餐饮黑马

(深吸一口气)各位老铁,你们有没有算过一笔账?在厦门吃顿正经午饭,现在随随便便都得花30块往上吧?要是想整点带海鲜的,钱包更要瑟瑟发抖。可就在上周,海沧大道突然冒出个叫「150快餐」的店,直接把价格焊死在人均15块,还能吃到鲍鱼捞饭?这操作是真狠人啊!


🔥 150元能吃啥?菜单不玩虚的!

3月25号开业当天,我特意踩着点去探店。上午11点不到,门口已经排了二十来号人,有个穿工装的大哥边刷手机边嘀咕:"我倒要看看15块的套餐能抠门成啥样"。结果轮到他的时候——嚯!菜单直接怼脸:

  • 鲍汁捞饭套餐:拳头大的三头鲍+四块排骨+时蔬,配例汤
  • 海鲜全家福:五只明虾+花蛤+鱿鱼圈,底下藏着半碗车仔面
  • 闽南烧肉粽套餐:两个粽子配拳头大的肉燕汤
    (好家伙,这配置搁商场里少说38起步)

💡 为啥叫"150快餐"?名字有讲究

刚开始我也懵圈:明明人均15块,怎么店名写着150?逮着收银台小哥问才明白——原来老板玩的是"150克黄金地段+150秒出餐速度+150天不涨价"的套路。店面就开在海沧保税区写字楼群正对面,租金肯定不便宜,但人家硬是靠中央厨房预制+智能蒸箱把出餐时间压到2分半钟。

"我们后厨就仨人,全靠这个(指着冒热气的银色柜子)"店长拍了拍蒸箱外壳,"早上预制好的套餐往里一塞,到点自动出餐,比泡面还省事"。说话间,外卖小哥已经拎走七八个保温箱,墙上的电子屏显示"今日已接单227份"


🚀 便宜≠敷衍?供应链藏着大招
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担心这种低价店会不会用冷冻僵尸肉。结果在明档厨房亲眼看见几个细节:
1. 蔬菜筐上贴着"当日凌晨3点集美农场直送"的标签
2. 冷藏柜里码着带溯源码的冻鲜鲍鱼
3. 收银台旁边挂着《供应商价格公示表》,连生姜采购价都写得明明白白

"我们跟十家中小餐馆搞了联合采购联盟"创始人老王给我算了笔账,"单买三头鲍要8块/只,团购直接砍到4.5。再加上省掉服务员、装修这些面子工程,成本至少砍掉三成"。


🤔 能长久吗?街坊们操碎了心

在等餐的半小时里,我跟隔壁桌的几位熟客唠上了。开货车的陈师傅每周来三次:"这地段停车方便,15块管饱还不耽误接单,比吃沙县体面"。带孙子的林阿姨更实在:"我算过账,自己买菜做饭人均也要12块,不如直接打包四份回家"。

不过也有唱反调的。在附近开牛肉面馆的老张直撇嘴:"他们搞充值300送50的活动,把我家老客都拐跑了。但这种低价策略肯定撑不过半年,你等着瞧吧!"


💬 个人观点时间

摸着良心说,我刚开始觉得这就是个赚流量的网红店。但连着蹲点三天后发现——人家午市翻台率做到8次/天,晚市还搞出个"15元夜宵档",把隔壁烧烤摊的生意都抢了。更绝的是他们开发的"拼单小程序",附近白领凑满5单就送卤蛋,这玩法简直是把社群的羊毛薅明白了。

现在餐饮业有个怪现象:要么死贵搞"氛围感",要么用地沟油打价格战。像150快餐这种"明着抠成本,暗里保品质"的路子,倒是给行业撕开条新口子。听说他们已经在软件园三期找新店面了,要我说啊,这种卷法多来点,打工人举双手欢迎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