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海香洲那里鸡婆多?2025年实地探访实录

2025-04-04 10:11:04 | 来源:了造的着新闻网
小字号

珠海香洲那里鸡婆多?2025年实地探访实录

(搓手)哎哟喂,最近朋友圈都在传珠海香洲“鸡婆”扎堆,这事儿到底靠谱不?2025年3月25号一大早,我揣着录音笔就杀到了香洲老城区,准备给大伙儿扒个明白。


🔍先来搞明白啥叫“鸡婆"?

街角卖凉茶的陈伯一听我提问就笑了:“后生仔,'鸡婆'在我们这儿可不是骂人话!”原来在香洲方言里,这词特指那些热心肠、爱管闲事的街坊阿姨。你别说,从朝阳市场到凤凰北路,走三步就能撞见个戴红袖章的——不是提醒你垃圾分类,就是帮迷路游客指方向。

👉举个栗子:在湾仔沙住了30年的李淑芬阿姨,手机里存着整条街商铺的电话。上次台风天,她硬是挨家挨户敲门,把20多个独居老人转移到了社区中心。这事儿还上了《珠江晚报》头版呢!


🌟香洲为啥成了"鸡婆大本营"?

带着满肚子疑问,我蹲点了三天发现个规律:这些阿姨们可不光是闲得慌。社区每月组织4次免费技能培训,从智能手机教学到急救证书考取,愣是把退休大妈们练成了“六边形战士”。

💡三组硬核数据:1. 2024年香洲区财政拨款380万搞"银龄计划"2. 目前登记在册的社区志愿者超6200人3. 89%的受访商家表示“有事就找红袖章”


🤔正经问:这些阿姨图啥?

跟58岁的王桂香聊到这事儿,她边包馄饨边撇嘴:“图个乐子呗!儿子在深圳定居了,我在家闲着也是刷抖音,不如出来帮帮人。”说着往我碗里多塞了俩虾仁——您瞧,这"鸡婆属性"都渗透到日常买卖里了。


🚀民间智慧撑起半片天

要说最绝的,还得数阿姨们自创的“土味解决方案”。某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卡壳两年多,几位大妈愣是搞出个"错峰使用表":早高峰给上班族,中午留给外卖小哥,下午归买菜老人...你猜怎么着?这法子后来被写进《香洲社区治理手册》了!

💥真实案例:上月翠香街道搞"金点子大赛",78岁的梁阿婆用粤剧唱腔改编的防疫顺口溜,抖音播放量破百万。现在去社区服务中心,还能领到她的签名CD呢!


💡我的个人观察

逛完香洲七街八巷,我算是整明白了:所谓"鸡婆多",其实是熟人社会在智能时代的升级版。这些阿姨就像人形WiFi,既保留了街坊邻里的温度,又接轨了现代社区服务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能把平均年龄从65岁降到50岁,那就更带劲了!

(挠头)对了,临走前在扬名广场看到个新鲜事儿——95后奶茶小妹也戴上红袖章了,正教大爷用AR导航找厕所呢!要我说啊,这"鸡婆精神"要是能代代传下去,说不定哪天你家楼下王大姐,也能变成整条街最靓的"鸡婆"呢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