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叫什么 这条烟火气十足的巷子藏了多少故事

2025-04-05 06:30:55 | 来源:间控础本新闻网
小字号

襄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叫什么 这条烟火气十足的巷子藏了多少故事

哎哟喂!您知道襄阳火车站对面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叫啥名吗?今儿咱就带您扒一扒这条藏在钢筋森林里的"都市盲肠"。2025年3月25号这天晌午,我蹲在襄阳站广场啃着热乎的酱香饼,望着对面那片被阳光切成几何图形的老房子,突然就来了兴致。

🕰️ 说书先生嘴里的"活化石"

您猜怎么着?这条不起眼的巷子大名叫"铁佛寺北巷"。别急着说没听过,本地老辈人可都记得,七十年代那会子这里还杵着座明代铁佛寺。虽然后来寺庙拆了,但地名就像老墙上的爬山虎,死死扒拉在街坊们的记忆里。

住巷口修了四十年自行车的王大爷跟我唠:"早年间这巷子宽得能跑驴车,现在嘛..."他说着往巷子里努努嘴。我伸头一瞧,好家伙!晾衣绳上挂着腊肠秋裤,煤炉子挨着奶茶店,活脱脱就是部襄阳版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🍜 三块钱的热干面能吃出江湖

要说这巷子最绝的,当属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铺子。您往巷子深处走二百步,准能撞见张阿姨的热干面摊。木招牌都包了浆,三块钱一碗的面条愣是二十年没涨价。我蹲在塑料凳上吸溜着面条问:"阿姨您这手艺咋传下来的?"她边麻利地拌着芝麻酱边说:"我爹当年在国营食堂掌勺,下岗就支了这个摊..."

重点来了:这条三百米长的巷子藏着23家老店,最年轻的"新人"居然是2010年开业的奶茶铺。您说现在这年头,哪还能找到这么实诚的街坊生意?


🚧 拆迁传闻里的众生相

最近听说要旧城改造,巷子里可热闹了。五金店李老板把"清仓大甩卖"的牌子擦了又写,写了又擦;裁缝铺的赵奶奶倒淡定,边踩缝纫机边说:"拆了也好,我这老寒腿早该住电梯房了。"可转头又跟老街坊嘀咕:"真搬走了,上哪找这么便当的菜市场?"

我在居委会翻到个有趣数据:这条巷子常住居民平均年龄62岁,但去年突然搬进来三个"00后"开民宿。您说这新旧交替的架势,活脱脱就是襄阳城的微缩模型嘛!

💡 个人观点时间
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纳闷:这么条破旧巷子有啥好保的?可蹲了三天点才发现,这里的每块砖都刻着襄阳人的活法。就说那个总坐在门槛上剥毛豆的太婆吧,她家墙根还留着八十年代用粉笔写的"酱油=0.53元"——这可比博物馆的展品生动多了。

现在城里到处是复制粘贴的商业街,反倒是这种原汁原味的老巷子成了稀罕物。您说要是都给拆了,将来年轻人上哪感受真正的市井味儿?不过话又说回来,老住户们想要电梯房的心情咱也得理解。这事儿吧,就跟熬襄阳牛肉面一个理——火候过了就糊,火候不到又不香。


最后得说,甭管这条巷子将来是拆是留,它早就成了襄阳人记忆里的地标。就像那个在巷子口卖了一辈子糖画的刘老头说的:"地名能改,房子能拆,可人心里那条回家的路,谁也抹不掉不是?"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