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林大学城可约:年轻人的社交新地标还是隐忧?

2025-04-05 04:07:13 | 来源:可你敬几新闻网
小字号

榆林大学城可约:年轻人的社交新地标还是隐忧?

“你有没有想过,大学城除了读书还能干嘛?”2025年3月25日早上9点,榆林大学城东门外的奶茶店老板老张边擦杯子边和熟客唠嗑。他身后的墙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活动海报,从桌游组局到剧本杀拼车,甚至还有“英语角相亲局”——这地方现在可不只是学生们上课吃饭的地儿了。


🔥为啥突然火了?

说实话,榆林大学城这波“可约”热潮来得有点魔幻。三年前这儿还只有三家网吧和两间打印店,现在光是奶茶店就开了28家,更别说藏在巷子里的猫咖、脱口秀俱乐部和共享自习室了。我蹲点采访了三天,发现几个关键点:

  1. 商家集体转型:疫情后实体店老板们学精了,把“空间出租”玩出花。比如校门口的“知否书店”,白天卖书晚上变狼人杀据点,周末还能包场搞生日趴。

  2. 年轻人口流动:榆林去年新增了3所高职院校,学生总数突破5万。这些00后们可不像前辈们只知道泡图书馆,他们更愿意为“社交体验”买单。

  3. 社交需求升级:刷短视频都刷出茧子了,大家开始追求线下真实互动。大三学生小林说:“在APP上聊一个月,不如面基玩次密室逃脱,是人是鬼立马现形。”


🎉热闹背后的双刃剑

“上周我们这栋楼收到13起噪音投诉。”社区民警王哥掏出执勤记录本给我看。商家扎堆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,也冒出些让人头疼的问题:

  • 凌晨两点的烧烤摊:学生们倒是嗨了,周边居民快神经衰弱了
  • 隐秘的灰色地带:某栋居民楼里藏着三家没营业执照的“私人影院”
  • 安全隐患:上个月有女生在巷子里被醉汉纠缠,幸亏巡逻保安及时赶到

不过也有暖心故事。美术系的大刘靠着在奶茶店办个人画展,居然拉到了人生第一个赞助;创业的学姐把闲置教室改成共享厨房,现在月入两万还带动了20个兼职岗位。


🚀未来会变成啥样?

我在采访中发现个有趣现象:超过60%的商家开始使用智能预约系统。比如那家网红猫咖,必须提前三天在小程序抢号,火爆程度堪比三甲医院专家号。城市规划专家李教授给我算了一笔账:“按这个增速,明年大学城周边商业体量会翻倍,但配套管理得跟上趟儿。”

目前社区已经出招:1. 设立“夜经济管委会”,晚上十点后营业的都要备案2. 开发官方拼单小程序,把私下交易纳入监管3. 每个月15号搞“开放日”,让居民和学生代表当面掰扯问题


走到大学城南门的天桥时,我看到墙上贴着张手绘地图,标注着各种暗号:“A3=人均30的火锅店”“C7=拍照绝佳机位”。这大概就是年轻人自己摸索出的生存智慧吧。

要说我的个人看法嘛,这种自发生长的社交生态就像野草,既可能长成花园也可能变成杂草丛。关键得找到那个平衡点——既要让年轻人玩得尽兴,也得守住安全底线。听说下个月要开听证会讨论宵禁政策,要我说啊,与其一刀切,不如多搞点24小时自习室、通宵巡逻队这些实在的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