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东县哪里有站小巷的?探秘2025年城市更新中的烟火气

2025-04-05 05:57:31 | 来源:说的大就新闻网
小字号

肥东县哪里有站小巷的?探秘2025年城市更新中的烟火气

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走在陌生的街道上,突然想找个歇脚的地方,却不知道哪里有小巷可以钻?今年3月25号,我扛着摄像机在肥东县城转悠了八小时,就为搞清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——现在满大街的新楼盘中间,那些能让人喘口气的老巷子到底藏哪儿了?


🚶♂️小巷文化:肥东人的集体记忆

要说清楚这事,得先掰扯掰扯咱肥东人的生活习惯。老一辈人都知道,以前县城里最热闹的就是三拐九弯的巷子。早上卖油条的王婶、傍晚修鞋的李大爷,还有那些支着竹床在门口下象棋的大爷们,构成了独特的巷弄生活图景。

不过您发现没?自从2023年启动旧城改造计划,地图上标注的"站小巷"越来越难找。我特意查了住建局公示的规划图,2025年计划改造的22个片区里,明确保留的传统巷道只剩3处。您说这数字吓人不吓人?


🔍实地探访:站小巷到底藏在哪儿?

带着这个问题,3月25号一大早我就杀到了老百货大楼后身。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没抱太大希望——毕竟这地界儿现在被围挡遮得严严实实。结果您猜怎么着?顺着水泥墙根转了两个弯,还真让我发现条活着的巷子!

👉 现场直击:- 巷口晾着五颜六色的床单(一看就是老住户)- 墙根蹲着三个用搪瓷缸喝茶的大爷- 斑驳的砖墙上挂着"修拉链5元"的手写招牌

卖凉粉的刘大姐边给我拌调料边说:"现在来拍我们这些老巷子的人可多了,上个月还有个网红举着自拍杆在这儿转悠。要我说啊,这些破房子留着干啥?夏天漏雨冬天灌风的..."


💡未来展望:站小巷会消失吗?

这事儿还真不好说。我跟规划局的小张科长聊过,他们现在推行的是"微改造"方案。简单说就是保留巷道肌理,把危房改造成特色商铺。不过老百姓最关心的公厕改造、电线入地这些实际问题,进度确实有点慢。

举个实在例子:中市街去年改造的示范巷,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。原来的裁缝铺变成手冲咖啡馆,修车摊升级成共享单车驿站。但原先住这的老周头跟我抱怨:"好看是好看,可我的养老金都不够在这儿买杯咖啡!"


🤔个人观点:新与旧的平衡术

要我说啊,城市更新这事儿就像炖老母鸡汤。火太猛了汤会糊,火太小了又炖不出味。现在最怕的就是两种极端:1. 把老巷子全拆了建商业街(那不成义乌小商品市场了?)2. 搞成博物馆式的假古董(谁愿意住在景区里?)

去年合肥搞的"巷道客厅"试点就挺有意思。把二十米长的巷子分成三段:前段保留早点摊,中段改造成社区活动室,后段做成便民服务站。这种"三段式"改造既留住了烟火气,又解决了实际问题。


说到底,城市更新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,而是需要多方参与的开放题。咱肥东人既要住上现代化的新房子,也要留住能晒太阳、能唠嗑的老巷子。就像我那天在站小巷口看见的对联写的:"拆拆建建寻常事,巷里巷外总是情"。您品,您细品,是不是这么个理儿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