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品茶新浪潮:2025年茶文化节现场直击

2025-04-05 03:43:08 | 来源:账死的是新闻网
小字号

郑州品茶新浪潮:2025年茶文化节现场直击

你听说过喝茶也能喝出“潮人范儿”吗?就在昨天(2025年3月25日),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被挤得水泄不通——不是明星演唱会,也不是科技产品发布会,而是第四届中原茶文化节现场。上千家茶商、上万名年轻人在这儿上演着一场“舌尖上的狂欢”。


🍵 现场直击:年轻人挤爆展位

早上九点刚开馆,00后小伙张阳就举着手机支架冲进A区展厅:“家人们看这款冷萃铁观音,包装直接复刻北宋汝窑天青色,喝完了还能当花瓶!”他身后二十多个同龄人正排队扫码领试饮装,队伍里不时爆出“这也太绝了”“必须发朋友圈”的惊呼。

说实话,我原本以为品茶是中老年人的专利,但现场数据啪啪打脸:组委会统计显示,25岁以下观众占比首次突破60%,展厅里随处可见拿着自拍杆的汉服小姐姐、戴着渔夫帽的街头风男生。用00后茶艺师小林的话说:“现在喝茶不叫喝茶,叫‘摄入茶多酚’,和撸铁吃蛋白粉一个道理。”


💡 为啥年轻人突然爱上喝茶?

这个问题我逮住茶文化节总策划王建国问了十分钟。这位穿着亚麻唐装的大叔掏出手机,给我看了一组数据:“去年郑州新式茶饮店新增328家,美团‘围炉煮茶’套餐销量暴涨400%——现在的年轻人啊,既要朋克养生,又要文化氛围感。”

举个实在例子,展厅C区有个叫“茶里茶气”的展位,把大红袍和河南特产胡辣汤做了跨界混搭。负责人李姐说试吃时差点被骂死:“结果你猜怎么着?加了陈皮和花椒的茶汤,配上现烤的芝麻烧饼,一天卖出去八百多份!”


🌱 老茶客VS新茶人:谁在改变谁?

在传统茶具展区,我遇到67岁的茶商马师傅。他端着紫砂壶直摇头:“现在的孩子喝茶像喝奶茶,又是加冰又是加奶盖...”话音未落,他孙子马昊在旁边插话:“爷爷您不知道,我们研发的冷泡信阳毛尖,在CBD白领圈卖爆了!”

这种代际碰撞随处可见:
- 老字号茶庄开始卖“七日茶包盲盒”
- 茶艺表演新增Rap版《茶经》吟唱
- 甚至有展商用全息投影还原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的茶馆场景


📈 藏在茶杯里的经济账

转悠到签约区时,看到个震撼场面:五家银行信贷经理追着个90后茶商谈贷款。这个叫“茶觉青年”的品牌,去年靠“二十四节气茶包”在抖音卖出1700万销售额。创始人小王给我算了笔账:“我们去年在郑州郊区包了200亩茶园,光采茶季就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。”

更让人意外的是跨境贸易区。俄罗斯采购商伊万操着生硬中文比划:“信阳毛尖在莫斯科卖得比伏特加还贵,中国年轻人爱喝的蜜桃乌龙,现在是我们酒吧的爆款调酒基底。”


🤔 茶香能飘多远?

逛到下午三点,我在休息区碰到个特别组合——60岁的茶学教授和22岁的网红博主正掰扯“茶文化传承”。教授觉得短视频把茶文化搞肤浅了,博主小柒反怼:“您知道我们一条茶艺变装视频能让上万人搜索‘如何泡茶’吗?”

这话让我想起展厅门口那块电子屏,上面实时跳动着一组数据:截止25日下午两点,本届茶文化节参与人数突破10万,线上话题阅读量破3亿。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——展馆垃圾桶里最多的不是塑料杯,而是各种茶叶渣,据说都被观众打包回去做肥料了。


拎着试喝装走出展馆时,夕阳把“郑州·中国茶都”的招牌照得发亮。出租车师傅听说我刚从茶展出来,立马来了精神:“拉过七八拨客人去会展中心,有拎着茶饼的老先生,也有抱着潮玩茶杯的小姑娘。”这话突然让我悟了:或许真正的文化传承,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。就像此刻郑州的春天,老城墙根下的早茶馆和CBD玻璃幕墙里的冷萃茶吧,明明隔着八个世纪,却都飘着同样的茶香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