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候区现在还有老巷子吗

2025-04-05 06:05:11 | 来源:站张说从新闻网
小字号

武候区现在还有老巷子吗

你别说,前两天刷短视频看到有人在武侯区拍到了青砖灰瓦的老巷子,评论区直接炸了锅。有人喊着"这年头居然还有没拆完的?",也有人担心"该不会是网红布景吧?"——哎呦喂,这事儿还真得咱们亲自跑一趟探个究竟!


🌆 2025年的武侯区:老巷子藏在哪儿?

揣着手机导航转悠到浆洗街附近,拐进条两米宽的巷子,耳朵里突然就清静了。石板路上还留着前两天下雨的积水坑,墙根儿蹲着晒太阳的大爷端着搪瓷缸子,那架势跟十年前在人民公园看人打太极的架势一模一样。

"这儿可是正儿八经的'钉子户'!"社区李主任边带路边开玩笑。他说的钉子户不是指人,而是指这片藏在写字楼背后的老街区。政府去年刚出台的《历史风貌保护条例》里,把武侯区11条老巷子列入了"活态保护清单",现在这些巷子既要通天然气又要装5G,改造费比拆迁补偿金还高。


🚧 老巷子改造记:修旧如旧有多难?

走到玉林四巷改造现场,工人们正拿着小铲子清理墙面的现代涂料。文物保护局的小张说得实在:"现在讲究'修旧如旧',但到底怎么算'旧'就有讲究了。就像你家老宅子,到底是保留七十年代的标语,还是恢复民国时期的灰砖?这事儿居民们能吵上三天三夜。"

举个具体例子:金花巷有栋民国老宅,房主王阿姨死活不同意拆掉自家后搭的厨房。最后还是设计师想出个折中方案——用钢化玻璃把新旧建筑罩在一起,现在成了年轻人打卡的"时空折叠墙"。


🍵 巷子里的新活法:烟火气遇上咖啡香

在簧门街遇到开茶馆的周老板最有意思。他指着隔壁新开的猫咖直摇头:"以前这条街八家茶馆三家麻将馆,现在倒好,卖盖碗茶的跟卖手冲咖啡的做起邻居了。"话虽这么说,他家的竹叶青现在也搞起了"茶+汉服体验",周末还得排队取号。

要说最混搭的还得数红牌楼北一巷。老裁缝铺的橱窗里挂着改良旗袍,旁边VR体验馆的霓虹灯招牌闪得人眼花。住这儿二十年的刘大爷叼着烟斗说:"现在早上能听见磨剪子的吆喝声,晚上又能听见小年轻直播喊'老铁666',跟交响乐似的。"


🤔 保护与发展的天平怎么摆?

这事儿吧,我倒是有些个人看法。上个月去参观新保护的老巷子,发现有个细节挺有意思——新装的仿古路灯杆上,居然嵌着无线充电板。你说这是破坏古韵吧,可年轻人就爱蹲在路灯下蹭电刷手机。要我说,老巷子能活下来,靠的就是这种"违和感"。

不过也有让人揪心的地方。上周在国学巷看到有网红为了拍视频,硬要把三轮车推进明代砖雕墙里取景,结果蹭掉一大块墙皮。要我说啊,保护老巷子不能光靠政策,还得培养大家的敬畏心。


走到巷子口,碰见刚放学的娃儿们背着书包往辅导班跑。他们脚下这条石板路,可能比他们爷爷奶奶的年纪还大。突然就想起改造办老赵说的那句话:"我们不是在保护老房子,是在给城市留个能喘气儿的角落。"这话听着有点酸,但细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。

下次要是有人问"武侯区还有老巷子吗",我准保拉着他去黉门里社区转转。那儿的老婆婆们至今还在用蜂窝煤炉子煮饭,但炉子旁边准摆着个能语音控制的智能电饭煲——您说这算不算最成都的混搭风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