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正在消失?2025年3月25日纪实

2025-04-04 09:31:03 | 来源:来的电越新闻网
小字号

天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正在消失?2025年3月25日纪实

嘿!您听说过天水火车站对面那条藏着三代人记忆的小巷子吗?就在今天早上八点零七分,我亲眼看见推土机的铲斗悬在"老陈家牛肉面"的招牌上晃悠。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心里头五味杂陈——城市要发展,但记忆该往哪搁?


🚧 3月25日清晨的轰鸣声

要说这条巷子有多特别?您往火车站出站口一站,十个人里准有八个会问:"师傅,对面巷子怎么走?"从五毛钱的糖油饼到二十块钱管饱的烩菜,二十来家老店在这挤挤挨挨地撑了三十多年。可就在今天,墙上突然冒出来的拆迁公告把老街坊们都整懵了。

"昨儿晚上九点还正常收摊呢!"卖醪糟的刘婶攥着拆迁通知书直跺脚。您猜怎么着?施工队凌晨四点就来拉警戒线,好些家当都来不及搬。我瞅了眼施工公示牌,好家伙,这里要建的是"天水站南广场综合商业体",规划图上的玻璃幕墙亮得晃眼。


🍜 巷子里的生存智慧

要说这条巷子为啥让人念念不忘?咱们掰开揉碎了看:1️⃣ 价格实在得离谱:五块钱的肉夹馍至今没涨价,王叔说"街里街坊的,抹不开面儿"2️⃣ 手艺传了三代人:马家羊肉泡的汤头秘方,是从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老砂锅熬的3️⃣ 啥稀奇都能找着:修拉链的、改裤脚的、卖蛐蛐罐的,这些城里绝迹的活计在这儿活得倍儿滋润

您要问这些小店咋活下来的?嘿!人家自有一套"三不原则":不搞外卖、不开发票、不弄扫码点餐。张大爷的修表摊最绝——玻璃柜里永远备着五副老花镜,过路的人随时能坐下喝口茶。


💼 商户们的"土味抗争"

拆迁消息一出,整条巷子突然冒出二十多个直播手机。卖甑糕的李大姐硬是把煤气灶搬到拆迁办门口,边蒸米边喊:"老铁们双击666!看一眼少一眼喽!"您别说,这招真管用,直播间愣是冲上同城热榜第三。

但光靠闹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我扒拉了拆迁补偿方案,商铺每平补八千,可隔壁新建的商铺起租价就是每月三百/平。开粮油店的赵叔掰着指头算:"补的钱还不够交两年租,咱这把年纪折腾不起啊!"


💡 城市更新这道题,该咋解?

这事儿吧,细想挺有意思。城市要"面子",老百姓要"里子",咋就不能两全其美呢?上海田子坊、成都宽窄巷子不都是旧改成功的例子?咱天水守着丝绸古道的历史,拆了真迹盖仿古街,这不是捧着金碗要饭吗?

规划局的同志也倒苦水:"消防隐患、占道经营这些硬指标过不了关啊!"但转头看看新商圈的设计图,清一色的连锁品牌店,看得人直犯脸盲症。要我说,城市更新不能光看经济效益账,还得算算文化传承这本大账。


站在拆迁工地边上,我瞧着工人把"老照相馆"的木头招牌往卡车上一扔。突然想起上个月来采访,店主老周非要给我看他珍藏的相册——从绿皮火车时代到动车组开通,这条巷子的变迁全在里头。现在相册还在,取景框里的风景却要永远消失了。

城市总要向前走,但咱能不能走慢点儿?给骑自行车的人留条道,给手艺人留盏灯,给老街坊留个唠嗑的地界儿。毕竟啊,高楼大厦哪里都能建,这人情味儿要是散了,可就真找不回来了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