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兴岛附近有卖婬联系方式?2025年3月25号实地探访揭开真相
(揉着熬夜发酸的眼睛)哎呦喂,最近朋友圈疯传的"长兴岛神秘小广告"到底咋回事?听说有人在地铁口捡到印着暧昧二维码的卡片,这事儿是真的假的?今天咱们就拎着相机去现场瞅瞅!
刚出C口就看见保洁王大姐拿着小铲子,正跟粘在地上的小广告较劲。"这些玩意儿跟牛皮癣似的,前天刚清理完,今早又冒出来二十几张!"她掏出口袋里皱巴巴的卡片给我看——嚯!粉底黑字的"特殊服务热线",还印着个穿旗袍的卡通美女。
不过仔细看就露馅了,电话号码前四位根本不是上海区号。旁边卖煎饼的李大爷插话:"上礼拜有个小伙子真扫码了,结果被骗了300块定金!"说着往我煎饼里多塞了片薄脆,"你们年轻人可别犯傻啊!"
住在临港新苑的张阿姨拉着我去看小区公告栏:"上周三我买菜回来,发现有人往电动车筐里塞小卡片。"她从围裙兜里掏出张塑封卡片,"我儿子说这是新型诈骗,专门骗外地打工的单身汉。"
据派出所数据显示,今年1-3月接到的类似报案有37起,其中:- 23人扫码后被诱导下载恶意软件- 9人遭遇"服务未到先收费"骗局- 5人因好奇联系反被勒索
在临港大道警务室,刚巡逻回来的陈队长摘下警帽擦汗:"最近三个月我们开展了'净岛行动',重点巡查区域包括:"1. 夜宵摊集中地(晚10点-凌晨2点)2. 工业园区员工宿舍周边3. 共享单车停放点"光是上周就清理了800多张小广告,抓了3个贴小广告的,不过都是外围马仔。"他敲着接警记录本直摇头,"这些团伙狡猾得很,服务器都在境外。"
中午跟着饿了么骑手小刘跑单,他电瓶车把手缠着防诈骗宣传丝带。"有回给酒店送餐,亲眼看见客人拿着小卡片跟电话那头吵架。"他等红灯时掏出手机,"你看,我们骑手群里天天有人发这种反诈提醒。"
说话间经过申港二村,几个大爷正在宣传栏贴新的警情通报。3月最新数据显示,涉及"色情小广告"的警情环比下降42%,但网络诈骗案却上升了18%——骗子们开始转战短视频平台了!
说实话,我蹲点三天发现个怪现象:越是挂着"严厉打击"横幅的地方,小广告反而越少。倒是那些新修的景观步道边上,时不时能瞅见几张新贴的。这事儿给我的启发是:- 摄像头密度和发案率成反比- 大爷大妈的反诈意识比年轻人强- 线下转线上的犯罪更考验平台监管
(挠头)你说这些骗子咋就盯着海岛不放呢?估计是看中这里外来务工人员多、夜生活丰富的特点。不过要我说啊,甭管是真是假,咱记住"不扫码不转账"这六字真经就妥了!
(看着逐渐暗下来的天色)最后唠叨一句:要是真在长兴岛看见这种小广告,麻溜儿的打110就完事了。听说现在举报还能领反诈鸡蛋呢,这不比冒险扫码强多了?得嘞,收工回家嗦粉去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