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做大活的地方

2025-04-05 20:48:38 | 来源:了说户二新闻网
小字号

扬州做大活的地方

h1扬州如何打造“大活”聚集地,经济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创新实践/h1

扬州“做大活”的核心优势是什么?这个问题需要从城市定位与资源禀赋切入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,扬州拥有“江河交汇+历史名城”双重基因,既具备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的交通物流条件,又保持着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独特营商环境。数据显示,2023年扬州现代服务业增速达9.2%,远超江苏省平均水平。


历史基因如何赋能现代产业

扬州自古便是商贸重镇,大运河带来的商业基因已融入城市血脉。在广陵新城建设中,政府创造性保留明清盐商建筑群,将文物保护单位改造成创意产业园。这种“修旧如旧”的开发模式,既守护文化遗产,又培育出数字内容、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。对比传统开发区,这种模式实现三个突破:- 用地效率提升40%- 企业入驻成本降低25%- 文旅融合产值占比超30%


新兴产业与传统技艺怎样共生共荣

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,数控机床产业园与漆器工坊仅一街之隔。这种空间布局暗含发展智慧:精密制造企业采购漆器作为商务礼品,非遗匠人则为企业定制文化标识产品。通过建立“产业互助清单”,2022年促成跨行业合作项目87个,创造经济价值超3亿元。


区域竞争中的差异化策略

与苏南城市相比,扬州选择“轻型智造+文旅深化”双轨并行路径。在招商政策中设置文化赋分机制,对融合非遗元素的高科技项目给予税收优惠。这种策略成效显著:| 指标 | 扬州 | 周边城市均值 ||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--|| 亩均税收 | 28万 | 22万 || 人才留存率 | 68% | 55% || 文化类投资占比 | 19% | 11% |


站在产业升级的十字路口,扬州证明历史文化不是发展包袱而是战略资源。当智能制造车间里飘出漆器生漆的独特香气,当数据中心的建筑立面融入砖雕纹样,这种深层次的产城融合或许正是破解“千城一面”困局的密钥。未来的城市竞争,拼的不仅是GDP增速,更是将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能力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