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夜网喝茶:凌晨两点还在排队的魔都新潮流

2025-04-05 05:56:50 | 来源:的来天出新闻网
小字号

上海夜网喝茶:凌晨两点还在排队的魔都新潮流

你听说过凌晨两点还在排队的茶馆吗?2025年3月25号凌晨,我在徐家汇某茶馆亲眼见到几十号年轻人捧着号码牌等位。嚯,这场景跟火锅店似的,可他们等的不是麻辣锅底,而是龙井配马卡龙——这就是最近火爆全城的「夜茶经济」。


🌃 深夜茶馆为啥这么火?

先说说那天晚上遇到的程序员小王。这哥们刚加班完,西裤配拖鞋就冲进茶馆:“现在约人谈事太难了,咖啡馆10点关门,酒吧太吵,这种能喝茶能吃宵夜的地儿简直就是社畜之光。”他这话倒是一针见血,现在上海年轻人搞社交有三宝:奶茶店太幼稚,咖啡馆太正经,夜茶馆刚好卡在中间档。

有组数据挺有意思:上海夜间茶馆数量从2023年的50家激增到2025年的300家,最夸张的静安寺商圈,200米内能冒出5家不同风格的茶馆。你别说,这些店还挺会整活儿——

1️⃣ 卖西湖龙井的店搞起电音评弹
2️⃣ 做普洱的弄了个「茶汤盲盒」
3️⃣ 传统茶艺师转型当起脱口秀演员


💰 这钱花得值不值?

我在长宁区某网红店蹲点了三晚,发现个怪现象:68块一壶的茉莉花茶居然比旁边奶茶店卖得好。95后姑娘小林给我算了笔账:“星巴克坐两小时要续杯三次,这儿能无限续水,还能蹭WiFi给手机充电,划算!”

不过要说性价比之王,还得数虹口区李老板开的「茶+」概念店。他家搞了个「时间银行」:顾客存钱能换包间时长,存够200小时送云南茶山游。你猜怎么着?开业三个月就存出去两万小时,现在二楼包间都得提前三天约。


🍵 年轻人到底在喝啥?

先说个真实案例——南京西路某茶馆的「暗黑茶单」火了:- 墨鱼汁染黑的普洱配芝士奶盖
- 辣椒面撒面的茉莉冰茶
- 用试管喝的「分子茶」

00后茶客小陈的说法挺有意思:“我爸那辈人喝茶讲究「观色闻香」,我们这代要的是「五感轰炸」。”这话虽然听着夸张,但看数据就知道:带特调饮品的茶馆营业额比传统店高40%,周末晚上经常能看到大爷大妈跟着年轻人排队尝鲜。


🤔 传统茶文化被颠覆了吗?

那天在茶馆遇见位穿汉服的茶艺师,她的操作把我惊到了——左手紫砂壶泡铁观音,右手拿着平板电脑给客人看茶叶溯源视频。问起这事,她笑着掏出手机:“您扫这个二维码,能看见手里这杯茶从采摘到炒制的全过程。”

有个现象挺值得琢磨:现在年轻人去茶馆必做三件事——1. 拍照发朋友圈带定位
2. 问店员要茶叶购买链接
3. 在点评软件写小作文

浦东某茶馆老板老张跟我说:“以前客人问「这茶保真吗」,现在都问「能发九宫格不」。”这话听着像吐槽,但他家刚花20万装修的「月球表面主题茶室」周末预约都排到六月了。


要我说啊,这波夜茶热既不是茶文化的胜利,也算不上完全商业化。你看那些捧着保温杯的00后,他们可能分不清碧螺春和毛尖的区别,但愿意为「氛围感」买单这件事本身,不就是传统文化的新活法吗?说不定过两年,24小时茶馆就跟便利店似的,成为上海街头的标配了呢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