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城高端喝茶:2025年新中产的 社交密码 还是智商税?

2025-04-05 03:42:23 | 来源:商省时如新闻网
小字号

同城高端喝茶:2025年新中产的 社交密码 还是智商税?

"你听说过现在喝茶也能喝出‘高端局’了吗?"上周三中午,在杭州钱江新城写字楼群星闪耀的电梯间里,我偶然捕捉到两个白领的对话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3月25号刚开业的"云栖茶室"门前排起的长队,可能不只是网红效应那么简单。


🔥为啥突然火了?

从去年开始,北上广深突然冒出一批标价四位数的"茶空间"。最夸张的案例是上海外滩某茶室,单杯凤凰单枞卖到2888元还天天爆满。业内人士透露,这个市场年增长率已经突破30%。不过说实话,我刚开始也纳闷:年轻人不是天天喊着"咖啡续命"吗?

后来跟几个95后聊才发现端倪。26岁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小林说:"现在约客户去星巴克显得太随意,去酒吧又怕误事。这种茶室刚好卡在中间——既不像传统茶馆老气,又比咖啡店有格调。"他上周刚在国贸的"隐庐"谈成个百万级项目,人均消费600元在他看来"值回票价"。


💰贵有贵的道理?

这些高端茶室到底在卖什么?我蹲点了三家热门店铺,发现几个共性:

  1. 场景溢价占大头:苏州河畔的"听雨轩",每间包厢都配独立茶艺师+非遗乐器表演,最低消费3000元/小时
  2. 跨界混搭成主流:成都的"竹影"把茶道和脱口秀结合,周末场次得提前两周抢
  3. 会员体系玩出花:某连锁品牌推出"茶叶盲盒季卡",19888元随机喝全年新茶

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,这些店的回头客中40%是90后。28岁的自由插画师阿May说:"现在流行‘清醒社交’,喝完茶还能清醒着改图,总比宿醉强吧?"


🤔到底是谁在买单?

走访中发现三类典型消费者:

  1. 商务人群:"现在去茶馆谈事显得既有文化又不突兀",某私募基金经理坦言
  2. Z世代尝鲜党:为社交平台产出"新中式美学"内容的年轻人
  3. 养生新贵:关注茶叶抗氧化功能的都市白领

不过也有争议。在知乎上,#高端喝茶是不是智商税#的话题浏览量破亿。反对派代表王先生吐槽:"我在西湖边喝过800块的龙井,和家里200块的没喝出区别。"支持者李女士则反驳:"你去美术馆看展难道只为看画?氛围体验本身就是价值。"


📈未来会变成啥样?

跟几个创始人深聊后,发现行业正在酝酿新变化:

  • 技术赋能:深圳有茶室开始用AI识别茶叶品质,扫码就能看茶树生长全记录
  • 文化出海:伦敦分店把英式下午茶改成中国茶道教学,单课时卖到200英镑
  • 跨界联名:某顶流茶品牌刚和新能源汽车推出"车载茶台"定制服务

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过热。某不愿具名的投资人透露:"现在这个赛道估值虚高,很多新玩家就是装修公司转型,根本不懂茶文化。"


个人观点时间:作为见证过奶茶大战的观察者,我觉得高端喝茶能火起来,本质上击中了现代人的三个痛点——想要文化标签又怕麻烦、追求健康又放不下社交、渴望仪式感又没时间钻研。不过你细品,这波热潮里真正卖茶的能活下来几家?可能最后赚大钱的,还是那些搞空间设计、做培训课程的周边玩家。毕竟喝茶这件事,说到底还是"柴米油盐酱醋茶"里的那个"茶",太端着反而失了本味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能把年轻人从奶茶杯里拉出来闻闻茶香,也算功德一件吧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