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围都是怎么寻找客户?2025年行业生态大起底
哎呦喂,各位老铁有没有想过——现在都2025年了,那些所谓的"外围"到底是怎么拉客户的?总不能还像十年前那样发小卡片吧?今儿咱就扒一扒这个行业的新套路,保证让你大开眼界!(摸着下巴)别说,最近还真的在CBD蹲点采访到几个行内人...
先给你们看组硬核数据:艾瑞咨询最新报告显示,2025年外围从业者中,83.7%的客户来自线上渠道。但你以为他们还在用陌陌探探?Too young!
去年刚入行的小王跟我说:"现在都搞私域流量池,懂不?"他掏出手机给我看:先在某红书发健身照引流,再转战知识星球建付费社群,最后用企业微信1对1私聊。"就跟卖保险的一个套路,先立专业人设,再慢慢渗透。"
不过最绝的是"推荐返利制"。举个栗子:客户A带新客B来消费,A能拿20%返现。小王得意地说:"上个月光推荐费就赚了3万,比接单来钱还快!"
上礼拜参加了个游艇派对,可算见识到高端玩法了。游艇会、马术俱乐部、私人雪茄吧...这些地方的门槛费动辄十几万,但人家根本不愁客户。
穿定制西装的"老司机"老李抿着红酒说:"现在讲究细分市场。喜欢商务宴请的,我推双语硕士;要陪打高尔夫的,直接安排体院毕业生。"说着掏出个iPad,上面密密麻麻的标签分类:"看到没?客户要什么,我这都有精准画像。"
最近刷短视频是不是总刷到些"健身教练"、"礼仪导师"?注意看评论区——那些问"私教课多少钱"的,八成都是暗号。(敲黑板)现在流行用"知识付费"打掩护,比如:- 教化妆的突然聊起"夜场工作妆"- 健身博主强调"客户服务意识培养"- 旅游博主推荐"高端伴游体验"
某MCN机构负责人私下透露:"我们签的这类账号,每条视频都埋着3-5个钩子。既要躲过算法审查,又要让目标客户秒懂,这分寸拿捏得比绣花还精细。"
跟你们说个真事儿:采访中遇到个转型做中介的前外围小姐姐。她现在开保时捷带团队,却说:"看着光鲜,其实跟走钢丝似的。上个月同行刚有五个账号被封,直接损失二十多万流水。"
不过话又说回来,市场需求确实存在。根据天眼查数据,2023-2025年注册的"高端商务服务"公司暴涨378%,很多还拿到了正规经营许可。某创投圈大佬跟我嘀咕:"这行现金流太漂亮,不少资本都在悄悄布局..."
说实话,写完这篇稿子心情挺复杂。你说这行当吧,确实存在即合理,但看着年轻人把聪明劲儿都花在钻空子上,总觉得可惜。特别是现在AI换脸、虚拟货币支付这些新技术进来,风险指数蹭蹭涨。要我说啊,有关部门是时候该出点新招了,总不能老让平台算法和从业者玩猫鼠游戏吧?
不过转念一想,市场需求就像弹簧,你光堵不疏也没用。要是能搞些正规的情感陪护、商务伴游牌照,说不定还能创造新就业岗位。这事啊,还真得政府、平台、社会三方一起琢磨...(端起枸杞茶喝一口)得,今天就唠到这儿,咱下回再见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