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女业余19P:2025年最出圈的素人摄影实验
哎你别说,最近朋友圈是不是被一组叫"熟女业余19P"的照片刷屏了?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——3月25号早上八点刚过,北京798艺术区的白盒子展厅门口居然排起了三百多米的长队,队伍里七成都是40岁往上的姐姐阿姨,手里攥着保温杯互相打听:"听说这次展览能现场报名?"
说白了就是19位素人熟女,拿着手机相机自己捣鼓出来的摄影作品展。策展人老陈蹲在展厅门口跟我唠:"最开始就是个微信群,几个跳完广场舞的姐妹说想学拍照记录生活,谁知道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。"
最绝的是这些作品完全不按套路出牌。比如53岁的张姐拍自家厨房,油烟机上的油渍愣是被她拍出了水墨画的意境;开便利店的王阿姨用监控视角拍深夜来买关东煮的年轻人,镜头晃得跟王家卫电影似的。用网友的话说:"这哪是拍照啊,分明是拿着相机写日记。"
这事儿我问了参展的李玉华大姐,她正往作品标签上贴手写说明呢。"19P就是说我们19个人,每人交1张最能代表自己的照片。P嘛,既是'photo'又是'拼图'的拼,拼出我们这个年纪的活法。"
不过要我说,这数字背后还真有门道。策展团队偷偷告诉我,最初报名有83人,最后选19个是因为"1到9加起来等于10,十全九美留点遗憾才真实"。你看,连数字都在玩哲学。
先说个数据:开展首日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2.3亿,小红书"#业余摄影大赛"标签下70%内容都带着"熟女"关键词。要问为啥这么火?我琢磨着有三板斧:
我在展厅逮着了来取经的时尚摄影师阿Ken。他盯着张大妈拍的晾衣绳看了十分钟,突然蹦出一句:"我这辈子白玩光影了。"转头又指着刘姐拍的雾霾天说:"这构图,学院派绝对不敢这么裁切。"
不过也有不同声音。某艺术院校教授在微博写小作文,说这些作品"缺乏技术含量"。结果评论区被攻陷,最高赞回复是:"您拍的《孤独的思考者》系列,模特思考的怕是这个月房贷吧?"
开展第三天,有个展位前人挤得水泄不通。凑近一看,是49岁的幼儿园保育员周姐拍的"家长群截图九宫格"。她把三年里收到的家长消息拼成马赛克墙,配文写着:"每个像素点都是鲜活的人生。"
更绝的是47岁出租车司机赵姐的作品——用行车记录仪拍的北京24小时天空变化,从凌晨三点的墨蓝到正午的瓷白,九张连起来看像流动的油画。有网友算过,这套图要是用专业设备拍,光云台就得烧掉她半年工资。
说实话,最开始听说"熟女业余19P"这名字,我还以为是啥不正经的东西。跟着跑了两天现场才明白,这群姐姐阿姨根本不是在搞艺术,她们是在用镜头重新定义"中年女性"这个词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"冻龄""逆生长"的广告,好像过了40岁不保持少女感就罪该万死。但这19位素人摄影师偏要拍皱纹、拍白发、拍走形的身材,还拍得理直气壮。用她们自己的话说:"年轻时有本钱讲究,现在有底气将就。"
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:展厅角落里摆了面贴满便利贴的互动墙,有张紫色便签上歪歪扭扭写着:"原来不当'阿姨',当个'拍照片的'也挺酷。"要我说啊,这哪是摄影展,分明是中年女性给自己办的大型成人礼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