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员怎么样突出福建特色?2025年这场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

2025-04-02 15:28:45 | 来源:说科的见新闻网
小字号

学员怎么样突出福建特色?2025年这场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

嘿朋友们!你们有没有想过,福建特色到底怎么"玩"出新花样?就在上周六(2025年3月25日),福州三坊七巷突然冒出个"野生展览",两百多名学员把闽剧脸谱画在帆布鞋上,用武夷岩茶调制鸡尾酒,看得路过的老阿嬷直呼:"后生仔真会搞事情!"


🔥搞设计?先摸透福建的"DNA"!

"文化自信不是嘴上说说,要能落地到产品里。"美院的小陈边给脱胎漆器手机壳描金边边说。他们小组把土楼造型做成了蓝牙音箱,圆形穹顶不仅还原了建筑特色,还真能增强音响共鸣——你别说,上个月刚在文创市集卖断货,销售额直接涨了80%!


🍵非遗传承?年轻人也能"接棒"!

"刚开始跟着师傅学茶百戏,手抖得跟筛糠似的。"农林大的小林笑着展示她创新的"冷泡茶画",在冰镇玻璃杯里用茶汤勾勒出鼓浪屿轮廓。现在她的抖音直播间每晚三万人蹲守,最火的一条"茉莉花茶调酒教程"点赞破了百万。传统技艺现代化这事,关键得让年轻人觉得"酷"而不是"苦"。


💡科技+文化?这个组合拳打得漂亮!

晋江某鞋企的00后设计师小郑掏出手机:"瞧这个AR试穿,扫下脚型就能看到虚拟木偶戏鞋。"他们团队开发的数字闽剧服饰数据库,已经收录了七百多套戏服纹样,连台湾的剧团团都跑来要授权。要我说啊,科技这玩意儿就该当文化的"翻译官"。


最近还有个特逗的事:厦门大学的"方言保卫战"小组把闽南语编进RAP,在B站翻唱《爱拼才会赢》居然冲上热搜。负责作词的阿杰挠着头说:"我们发现每句歌词加个'啦'字,年轻人接受度直接翻倍!"你看,接地气才是硬道理。

要说最让我惊喜的,还得数那些"混血作品"。比如把沙县小吃的拌面酱做成文创贴纸,把蟳埔女头饰改良成防晒帽,甚至有人用AI分析南音曲谱生成电子音乐...这些骚操作背后,都是学员们在死磕一个问题:怎么让福建特色既保留原味,又能跟上新时代的胃口?


🌊最后唠点实在的

要我说啊,突出福建特色根本不需要刻意"贴标签"。就像那位把福鼎白茶压成巧克力薄片的姑娘说的:"文化自信是长在骨子里的,我们只管把熟悉的东西做出新意思,剩下的交给市场说话。"明年这个时候,说不定满大街都是会唱高甲戏的智能机器人呢,咱走着瞧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