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头昆区小公园附近大变样!居民直呼“认不出了”
(手指敲键盘)哎,您最近去过包头昆区的小公园吗?要是还停留在三年前的印象,可真是要闹笑话了!就在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亲眼见证了这片老城区上演的“变形记”——原本灰扑扑的街角公园,现在成了科技感爆棚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。(挠头)您说这变化到底有多大?咱们这就去探个究竟!
(边走边拍大腿)您瞅瞅这新铺的智慧步道,LED灯带直接嵌在地砖里,晚上七点准时亮起蓝光带。最绝的是旁边那排“会说话”的太阳能长椅,只要有人坐下,立马播报今日空气质量。(模仿机械音)“当前PM2.5值12,适宜户外运动~”
(突然压低声音)跟您说个真事儿:住临河路的李大爷,自从装上智能手环连了步道系统,现在每天雷打不动走满8000步。上周社区评比,他愣是拿了个“健走达人”奖,奖品是——两箱牛奶!(笑)您说这科技是不是真能改变生活习惯?
(掏出手机查数据)当初听说要装光伏座椅,好些街坊嘀咕:“这玩意儿能顶啥用?”结果您猜怎么着?就公园里这20张座椅,三月份总共发了1523度电!够给旁边公厕的照明和手机充电站供电不说,富余的电还能存进储能电池。
(掰手指头算账)按包头市工业电价算,相当于每月省了800多块电费。社区王主任跟我透露,他们准备用省下的钱搞个“邻里图书角”。(竖起大拇指)这叫啥?科技环保两不误!
(蹲下扒拉菜叶子)最让我意外的要数东南角的立体种植墙。您能想象吗?空心菜、小番茄在3米高的架子上长得那叫一个欢实!68岁的张阿姨现在是种植小组长,她跟我炫耀:“现在每天浇水比跳广场舞还积极,种的菜够整栋楼老人尝鲜。”
(突然想到)不过也有居民担心夏天招蚊子。您别说,社区早考虑到了——种植区底下埋了驱蚊灯,四周还种着薄荷和迷迭香。上周我去实地闻了闻,别说蚊子了,连个苍蝇影儿都没见着!
(托腮思考)说到这儿您肯定要问:这么大手笔改造,钱不会是摊派到居民头上吧?(摆手)还真不是!昆区政府搞了个“政企民三方共建”,企业出技术、政府补差价、居民用志愿服务换积分。像垃圾分类督导员老刘头,攒了三个月积分换了台智能血压仪。
(翻笔记本)改造总投入580万,企业承担了42%,剩下的政府补了35%,社区自筹23%。社区主任老马说得实在:“这就跟过日子似的,各家出点力,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。”
(望着远处发呆)说心里话,我最感动的是改造后的公园没丢掉烟火气。您看那个智能售货机旁边,不还保留着修鞋匠老周的摊位吗?科技再发达,终究要为人服务。现在每次路过小公园,总能看到年轻人围着光伏座椅蹭WiFi,大爷大妈在菜园里唠家常,孩子们追着光影跑道疯跑...
(突然拍大腿)哎对了!听说下个月要搞个“星空观影会”,用光伏攒的电放露天电影。您要是得空,咱约着一起去瞅瞅?保不准哪天,你家门口的老公园也来这么一出“华丽转身”呢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