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虎门站巷女:一场让全城沸腾的 草根逆袭
(拍大腿)哎你听说了吗?虎门站后巷那帮姑娘们整了个大新闻!就在上周二——2025年3月25号下午三点多,我蹲在巷口便利店啃包子那会儿,突然看见十几个穿工装裤的姑娘推着改装三轮车"杀"进巷子,车斗里摞着半人高的工具包,那场面活像特种部队出任务。
要说这条400米长的巷子,两年前还是外卖小哥都绕道走的"三无地带"——没路灯、没监控、没公厕。去年地铁18号线通车后,天天两三万人从虎门站D口涌出来,愣是没人往这个方向拐。直到今年开春,二十几个做美甲、缝补、手机贴膜的姑娘们悄悄把根据地挪了过来。
"最开始就支个太阳伞开工。"在巷尾摆摊修鞋的周姐跟我比划,"后来工商局的人来转悠,我们还以为要被赶走呢,结果人家说'你们把消防通道留出来就行'。"说到这儿她突然压低声音:"听说市里要搞'柔性治理'试点,咱们这儿撞大运了。"
这帮姑娘到底使了什么魔法?我蹲点三天摸出了门道:
最绝的是上个月刚推出的"应急服务"——(敲黑板)深夜爆胎救援、突然下雨送伞、甚至帮忙代打蟑螂!住在对面小区的王阿姨直竖大拇指:"上周我家狗子跑丢了,还是修鞋的小林发动整条巷子的人给找回来的。"
当然也不是人人都叫好。开五金店的老张就抱怨:"她们把停车位都占了,我进货的三轮车都挤不进来。"还有人质疑这是变相占道经营。不过说句公道话,我翻过街道办的会议记录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签了《巷道使用承诺书》,每月还交300块卫生管理费。
要说这事给我的启发?(挠头)现在总说人工智能要取代人工,可你看巷子里这些活儿——给人缝旗袍盘扣、帮大妈改老年机字体、甚至是陪独居老人唠嗑,哪样是机器搞得定的?说白了,技术越发达,真人服务的温度就越值钱。
蹲点最后一天,我看见巷子口立起了电子指示牌,滚动播放着"便民服务地图"。修表摊的95后姑娘小吴正在调试AR试妆镜,她冲我咧嘴一笑:"下个月我们要搞'技能交换市集',美甲师教编程,程序员教勾毛衣,你说带劲不?"
往回走的路上,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推送——(瞪大眼睛)市规划局要把这里打造成"非正式就业生态示范区"!要我说啊,城市治理就像改衣服,光会拿尺子比划不行,得学会"量体裁衣"。这条巷子的故事,说不定就给全国开了个好头呢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