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德上有而美团上没有的按摩店,藏着什么秘密?

2025-04-04 09:38:10 | 来源:倒炮这宗新闻网
小字号

高德上有而美团上没有的按摩店,藏着什么秘密?

朋友们,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?想找个按摩店放松一下,打开美团翻了半小时,结果发现附近明明有家店,地图上能搜到,平台上却死活找不到?💆‍♀️ 这事儿我上礼拜就碰上了——2025年3月25号下午三点半,我在望京SOHO楼下转悠了二十分钟,最后发现高德地图上标注的"竹林禅意推拿",在美团压根查无此店。

🔍 三成按摩店玩"失踪",数据不会说谎

刚看到这个现象时,我也纳闷:现在不都是互联网时代了吗?怎么还有商家放着美团这么大的流量不用?后来托朋友找了个第三方数据公司打听,好家伙!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按摩行业数据显示,高德地图收录的线下实体店比美团多了32.7%。特别是人均消费300元以上的中高端店铺,这个差距拉大到45%。

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:国贸三期B座有家主打中医正骨的"筋骨道",我在高德上能查到他们的开业时间、特色项目甚至主治医师资质,但在美团搜索只能看到两家山寨店。店家老板王师傅跟我说:"我们这种需要预约制的店,真不缺客源,反而怕被平台抽成搞乱价格体系。"


📱 高德的"笨办法"藏着大智慧

这里就要说到两家平台的底层逻辑了。美团走的是"平台入驻制",商家得自己上传资料、设置套餐、处理订单;而高德搞的是"地图标记+用户共建"模式,简单说就是:- 用卫星地图识别商铺招牌(连小巷子里新开的盲人按摩都能抓取到)- 结合用户上传的店铺照片自动生成信息卡- 允许老顾客帮忙完善营业时间等细节

去年刚开业的"禅猫足道"老板娘李姐跟我说:"我们这种夫妻店哪有时间天天盯着手机接单?有客人顺着地图找来,推门就做,做完现金扫码都行,多省心!"


💡 消失的按摩店给我们什么启示?

这事儿细想挺有意思的。我发现这些"只在高德存在的按摩店"有三个共同特点:1. 手艺就是招牌:八成以上是老师傅主理,根本不愁客源2. 拒绝标准化服务:比如有的店只做颈椎调理,有的专攻运动康复3. 价格弹性大:熟客能打折,生客按价目表,这在美团根本操作不了

上周我去体验的"老张推拿"就是个典型。68岁的老张叔说话直:"我在胡同里推拿了三十年,要上美团得找人拍照修图,还要搞什么团购套餐,这不是逼着老母鸡学游泳吗?"


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:那这些店就不怕被时代淘汰?我还真问过朝阳大悦城附近几家店主。有个90后开的科技理疗馆老板说得实在:"我们现在搞了个企业微信,来的客人扫码进群,定期发养生知识,比在美团买流量划算多了。再说了,真正需要按摩的人,谁不是冲着技术来的?"
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现象也带来些新问题。前两天我同事就踩了雷——跟着高德找到家写着"24小时营业"的按摩店,结果半夜去发现早就关门了。所以啊,这些"野生店铺"虽然保留了行业本色,但信息准确性确实得靠大家多反馈更新。

看着手机里这两个蓝色图标,突然觉得挺有意思。美团像是个热情推销的商场导购,高德倒像个沉默的指路牌。要我说,下次再找按摩店,不妨两个APP换着查查,说不定你家楼下就藏着个手法超棒的老师傅,正在地图上静静等着有缘人呢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