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哪里有小巷子?2025年探秘古城巷弄新玩法

2025-04-05 06:32:06 | 来源:就绿慎来新闻网
小字号

淮安哪里有小巷子?2025年探秘古城巷弄新玩法

哎我说各位老铁,淮安的小巷子,你逛过几条?别光盯着周恩来纪念馆和河下古镇啊!就在昨天——2025年3月25号上午十点,我在驸马巷亲眼看见二十多个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,把三米宽的青石板路堵得水泄不通。这事儿可把我惊着了,咱淮安的小巷子啥时候成网红打卡地了?

📅2025年3月25日:淮安巷弄文化节开幕啦!要说今年最火的文旅活动,非清江浦区刚搞的"巷往生活节"莫属。开幕式当天,文旅局王局长拿着大喇叭宣布:"咱淮安现存明清古巷38条,今年重点修缮的10条里,有6条藏着百年老字号!"这话可把现场大爷大妈们乐坏了,有个穿红马甲的老阿姨扯着嗓子喊:"早该让年轻人看看咱们的宝贝巷子咯!"

🌟重点来了:文化节期间这些巷子必须逛!1. 驸马巷:明朝驸马爷府邸门口那条路,现在整条街飘着茶馓香2. 花巷:不是卖花的!清朝盐商私宅的雕花门楼保存最完整3. 螺丝巷:弯弯绕绕七道弯,藏着三家传承百年的淮扬菜馆4. 竹竿巷:整条街的竹编手艺人,现场教学编蛐蛐笼子


🚶♂️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"巷子暗语"昨儿在花巷口碰见个摆摊修钟表的老爷子,他神神秘秘跟我说:"看见门框上钉着铜钱的人家没?那都是以前的大盐商!"说着还掏手机给我看对比图——2020年这些老宅子墙根都长草了,现在修旧如旧,连门环上的铜绿都保留着。

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:上个月螺丝巷有家卖辣汤的,因为坚持用祖传陶灶,被美食博主拍成了抖音热门。老板老李头挠着头跟我说:"我就正常做生意啊,咋突然每天要多和三十斤面?"


🏯保护与开发的"跷跷板"怎么踩?文旅局新出的《巷弄活化指南》写得明白:既要保留原住民生活气息,又要引入新业态。不过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我亲眼看见东大街有家奶茶店,硬是把仿古木门换成了霓虹灯招牌,结果被附近居民联名投诉。

专家座谈会上,南大建筑系的张教授拍着桌子强调:"淮安巷子的魂在烟火气,不在商业气!"这话我举双手赞成,昨儿在竹竿巷看见七八个学生围着手艺人学竹编,那场面可比商场里的网红店有意思多了。


🍜巷子美食地图(2025实测版)1. 王记辣汤:驸马巷13号,凌晨四点就开始排队2. 孙家豆腐脑:螺丝巷拐角处,咸甜党握手言和的地方3. 陈家酒酿:花巷尽头小院,用的还是光绪年的老瓦缸4. 吴大娘炸串:东大街电线杆旁,酱料配方传了三代人


📱科技给老巷子装上了"新翅膀"要说今年最大的变化,得数那些贴在墙角的AR导览码。拿手机扫一扫,立马能看见百年前巷子的三维复原图。更绝的是文旅局新推的"巷弄寻宝"小程序,我在花巷找个铜钱门环的功夫,居然解锁了隐藏剧情——弹出段民国时期盐商娶亲的全息影像!

不过也有老街坊嘀咕:"现在年轻人逛巷子就知道扫码,都不愿意跟邻居搭话了。"这话让我想起前两天在竹竿巷,看见个姑娘举着手机直播了三小时,愣是没发现身后老匠人递过来的竹蜻蜓。


说实话,看着如今热闹的巷子,我倒想起五年前的淮安——那时候好多老巷子墙皮脱落、住户搬走,晚上黑灯瞎火的怪吓人。现在好了,上周公布的旅游数据显示:2025年第一季度古巷游客量同比暴涨240%,光是螺丝巷口的垃圾桶,每天都能清出二十斤奶茶杯子!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咱淮安巷子最金贵的不是青砖黛瓦,是那些坐在门槛上唠嗑的大爷、趴在窗台写作业的娃娃、还有飘着葱花香的早饭摊子。就像昨天在驸马巷遇见的老张,他守着祖传茶馆跟我说:"只要这紫砂壶里还泡着茶,咱淮安巷子的魂就散不了!"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