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盖尔的旗帜2025:一场普通人也能看懂的未来实验
(开篇先点根烟)哎,各位老铁们,今天咱们聊点新鲜的。您听说过“连盖尔的旗帜2025”吗?没听过?那您可赶巧了,这事儿最近在咱老百姓的茶余饭后都传疯了!就在2025年3月25号那天,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突然竖起块五层楼高的电子屏,上面滚动播放着六个烫金大字——这计划到底是要搞啥名堂?
先给大伙儿说个真事儿。我二舅家住在河北农村,去年刚装上政府补贴的太阳能板。您猜怎么着?上个月电费账单直接砍半!这可不是我吹牛,根据《2025新能源应用白皮书》,全国已有6700万户家庭用上了类似设备。连盖尔计划最实在的一点,就是把“节能减排”四个字变成了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。
(挠头思考)不过有个问题哈,这些设备贵不贵?问得好!计划里专门设立了"绿能普惠基金",打个比方,就像买手机分期付款——您出三成首付,剩下的从省下的电费里慢慢扣。隔壁张阿姨算过账:“就跟白捡了个会下金蛋的母鸡似的!”
咱说点实在的。那天我在胡同口早点摊听见王大爷跟人唠嗑:“听说这计划要搞什么智能就业?我这卖煎饼果子的还能智能?”您还别说,还真有门道!政府跟美团、饿了么合作搞了个"灵活就业云平台",像王大爷这样的个体户,现在每天能多接30%的订单。
(突然拍大腿)对了!上周去菜市场,卖菜的李婶神秘兮兮跟我说:“闺女,知道啥叫区块链溯源不?现在扫这个二维码,连白菜施过几次肥都能查明白!”您别说,自从有了这技术,她家菜摊营业额涨了四成。
不过啊(敲桌子),这事儿也不是全无争议。我表弟在互联网公司上班,他老板最近总念叨:“再这么搞AI替代,咱们都得喝西北风!”但转头看看深圳那边,华为新开的"人机协作培训中心"半年就培养出2万名“AI驯兽师”——这岗位五年前压根不存在!
举个活例子:快递小哥老周现在腰上别着个智能调度器,用他的话说:“以前每天跑断腿送80单,现在能送120单还不带迷路的。”但人家也担心:“这玩意儿要是坏了,我是不是就成废人了?”
(压低声音)跟您透个风,我有个在外交部工作的发小。他说最近三个月,光是各国考察团就接待了38批!德国代表团团长临走前撂下句话:“你们这是在给全人类交答卷啊。”不过印度媒体倒是酸溜溜地报道:“中国模式不可复制。”
但说实话,咱普通老百姓谁管这些虚的?就问问小区门口保安老刘:“您觉得这计划咋样?”人家咧嘴一笑:“别的咱不懂,就知道养老金又涨了200块!”
(最后嘬口茶)要我说啊,甭管外头吹得天花乱坠,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好处才是硬道理。您看现在满大街跑的电动出租车、菜市场里贴着溯源码的蔬菜、手机上能查到的空气污染实时数据...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,可比什么宏大叙事实在多了。
不过(突然严肃),咱也得留个心眼儿。前两天看到个数据说,全国还有12%的中老年人不会用智能终端机。要我说啊,这计划的成败关键,就在于能不能让最后那12%的人也不掉队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