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陌为什什么按摩真么多?这事儿得从一根筋膜枪说起
嘿兄弟们,最近刷陌陌是不是总感觉不对劲?随便划拉两下,按摩店的广告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往外冒。上次我凌晨两点睡不着,随手点开附近的人,好家伙,十个里有八个顶着"专业推拿""中医理疗"的头像,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养生APP呢!😅
这事儿吧,还得从去年说起。2024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突然给养生行业"松绑",把按摩理疗从"特殊行业"名单里摘出来了。好家伙,这下可捅了马蜂窝!据企查查数据显示,光2025年第一季度,全国新注册的按摩店数量同比暴涨300%,而陌陌平台上的商家入驻量更是飙到日均200家。
我特意跑去望京SOHO蹲点采访,碰到个95后创业者小王。这哥们儿在陌陌上开了三家虚拟门店,他跟我掰着手指头算账:"线下租金每月两三万打底,在陌陌挂个认证商家才5888,还能精准推给3公里内的用户,你说这买卖划不划算?"
要说这些按摩店为啥扎堆往陌陌挤,说白了就是四个字——精准打击!平台大数据显示,晚上9点到凌晨1点的用户,70%都在搜索"肩颈酸痛""失眠调理"这些关键词。你猜怎么着?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加班狗们结束工作的"黄金养生时段"。
不过这里头也有猫腻。上周我假装顾客暗访了五家线上店铺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- ✅ 正经中医馆:都挂着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- ❌ 擦边球服务:页面写着"泰式古法按摩",价格表里却藏着698/798的"定制套餐"- 🚩 离谱选手:有家店甚至把拔火罐套餐命名为"爱的烙印",这脑洞我直呼好家伙
今年3月25号最新出台的《互联网+生活服务管理办法》倒是给这事定了调子。文件里白纸黑字写着:"线上养生服务必须实体备案,虚拟商户不得开展接触性服务"。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现在很多商家玩起"线上预约+线下服务"的套路,平台监管就跟打地鼠似的。
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的张科长跟我吐槽:"上周刚封了二十多个违规账号,结果第二天又冒出来三十多个。有个商家更绝,把按摩床直接藏在奶茶店里,扫码点单就跳转到陌陌预约页面..."
要说这事能成气候,还得怪我们这届打工人太"虚"。根据《2025国民健康报告》,25-35岁人群里:1. 89%有颈椎问题2. 76%存在睡眠障碍3. 63%体检报告出现"亚健康"提示这不,陌陌上的商家们就抓着这点猛攻。我观察过他们的营销话术,清一色的"拯救低头族""30分钟满血复活",配上小哥哥小姐姐拿着筋膜枪的肌肉特写,别说还真挺唬人。
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。上周三里屯就有个小伙子上当,花888买了套"古法经络疏通",结果到店发现是个六十多岁的大爷操刀。回来在评论区哀嚎:"说好的旗袍小姐姐呢?大爷的手法倒是挺专业,就是这心理落差差点把我送走..."
要我说啊,这事儿就跟小区门口突然冒出来的奶茶店一样,存在即合理。现在年轻人既想要养生又懒得跑远,手机点几下就能上门服务,这需求真实存在。但平台不能光顾着收认证费,得把审核门槛提上来。
建议大家下次预约前,先让商家视频展示下实体店铺,再查查他们的执业资格证。记住咯,正经按摩师现在都有电子执业卡,扫码就能验真伪。别到时候钱花了,服务没享受到,还落得个"线上养生,线下伤身"的下场。
说到底,按摩店扎堆这事儿就跟流感似的,来得快去得也快。等哪天监管部门动真格的,或者出现几个大额罚款案例,这股风潮自然就消停了。不过在这之前,咱们还是且用且珍惜吧——谁知道明年又会冒出什么新花样呢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