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安哪里有大背的小巷子?这条老街藏着多少烟火故事

2025-04-05 03:43:21 | 来源:一会传偏新闻网
小字号

海安哪里有大背的小巷子?这条老街藏着多少烟火故事

哎,你们有没有想过——海安这么大个地方,为啥总有人念叨“大背的小巷子”?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揣着导航都导不明白的疑问,愣是摸到了老城区。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懵,问了三四个街边晒太阳的大爷才搞明白,敢情这传说中的巷子压根不叫“大背”,当地人都是喊“大碑巷”的!


🌇大背巷子到底在哪儿?

在胜利路跟中大街交叉口往南拐,看见个卖麦芽糖的老铺子,旁边那个青砖墙上爬满爬山虎的窄道就是。巷口电线杆上还挂着褪色的社区告示牌,仔细看能辨认出“大碑巷”三个字。附近开杂货店的王大姐边嗑瓜子边说:“这两年总有人来找'大背巷',估计是网上哪个视频把字给打错喽!”

你猜怎么着?这条不到200米长的巷子藏着7家开了20年以上的老店,从修鞋摊到裁缝铺,连卖竹编的老手艺人都还在营业。最绝的是巷尾那家理发店,现在还保持着五块钱理平头的价格,老师傅手里的推子比我年纪都大。


🕰️时间在这里按了暂停键

踩着青石板往深处走,手机信号突然从5G掉到2G。住在巷子口的老张头正蹲在门槛上抽旱烟,他眯着眼说:“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儿就在这儿住,当年这儿可是运盐船的码头仓库。”顺着他烟杆指的方向,还真能看到墙根处半埋着的拴船石桩,表面被磨得锃亮。

有意思的是,虽然巷子老,但这两年突然多了好些年轻人。开奶茶店的小李挠着头说:“去年我在抖音发了个视频,结果现在周末全是来打卡的,都说要感受'慢生活'。”他店里最火的“青砖奶茶”杯子上印着巷子的手绘图,半个月就卖出去2000多杯。


🎭新老碰撞的火花噼里啪啦

往里走个五十步就遇着新鲜事了——民国老宅改造成的书屋居然在办脱口秀!负责人小陈拿着大喇叭喊:“咱们这儿周三诗歌会,周五相声场,周日还能玩剧本杀!”说话间,几个穿汉服的姑娘跟拎着菜篮子的阿婆擦肩而过,两边都见怪不怪的样子。

不过也有闹心的时候。上个月巷子因为游客太多,有户人家晾的棉被被拍照的游客扯下来当背景布。社区现在弄了个“文明公约”,还培训了6个居民当义务引导员。负责垃圾分类的刘阿姨吐槽:“现在捡的奶茶杯比菜叶子还多!”


🔮这条巷子教会我们的事

要说最让我震撼的,是巷子里那棵300岁的银杏树。树下摆着五六把颜色各异的塑料凳,早上是老头老太听评弹的专场,下午变成年轻人抱着笔记本电脑办公,晚上又有妈妈们带着孩子数星星。负责园林养护的老周说:“去年台风把树枝刮断了,全巷子人连夜凑钱请了专家来治。”

现在政府要把这儿划成历史风貌区,居民们既高兴又担心。开裁缝铺的吴师傅说得实在:“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改造,把排水管修修实在,上次下大雨我店里的缝纫机差点泡汤。”


💡个人观点时间

说实话,我挺怕这条巷子变成第二个“网红打卡地”。你看那些过度开发的古镇,最后不都成了卖义乌小商品的?倒是巷口修鞋的老孙头给了我启发——他摊子前挂着二维码,旁边却坚持用老式木箱装工具。这种“旧瓶装新酒”的智慧,或许才是老巷子该有的活法。

最近听说要搞“居民自治改造计划”,让老街坊自己决定怎么发展。要我说啊,留住晾衣绳上飘着的花床单,留着清晨倒马桶的声响,留着街坊间借酱油还大蒜的人情味,这才是大碑巷最该守护的宝贝。下次你们来找“大背的小巷子”时,记得带包烟跟门口大爷唠唠嗑,保准比拍九宫格收获更多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