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品茶可有选人的场子?2025年这波操作太魔性!
嘿,您听说过喝茶还能“选人”的吗?就在上周二(2025年3月25日),我在南开区遛弯时撞见个新鲜事儿——五大道拐角的悦来茶馆门口支着块电子屏,上头滚动着“今日茶艺师:小鹿(古法冲泡专精)、老张(相声评书双修)”的字样。好家伙,这年头喝茶都能像点外卖似的挑服务生了?😲
推门进去就发现玄机,大厅里整面墙改成了实时直播的茶艺间。六个透明包厢里,穿汉服的姑娘正表演“凤凰三点头”,穿大褂的老爷子边沏茶边讲《杨家将》。前台小哥咧着嘴递来菜单:“您看中哪位师傅的手艺,咱立马安排!”
“这不就跟KTV选包厢公主似的?”我脱口而出的疑问把小哥逗乐了。他赶紧摆手:“咱这儿可正经!去年文旅局刚给发的‘非遗创新示范点’牌子还挂着呢。”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后台系统——每位茶艺师都有服务评分、特长标签,甚至能查到茶艺师资格证编号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犯嘀咕:老祖宗传下来的茶馆文化,整这出会不会变味?可转悠了三四家店才发现,这波操作在天津卫早就不是新鲜事。海河边的听涛阁甚至搞起了“盲盒茶艺师”,68元就能随机开出现场作画的茶博士。
“现在年轻人就吃这套!”观茗轩老板王姐扯着大嗓门跟我唠,“去年冬天我们试水让客人挑茶艺师,您猜怎么着?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额直接蹿了40%!”她顺手翻开账本给我看:传统包间上座率62%,带选人服务的包间预订率98%,还衍生出拍照打卡、短视频教学等附加消费。
不过这事儿也不是人人都买账。我在红旗路的老舍茶馆就撞见个有意思的场面——穿盘扣衫的老茶客李大爷气得直拍桌子:“整这些花里胡哨的,茶都喝不出正经味儿!”旁边染着蓝头发的小年轻立马接茬:“大爷您不懂,这叫沉浸式体验!我刚发抖音半小时就涨了300粉!”
现场观察发现个有趣现象:- 40岁以上顾客更倾向传统服务- 25-35岁群体80%会选择“选人模式”- 学生党最爱“茶艺师+汉服体验”套餐
跟文旅局的朋友唠这事,他给我透了点底:天津现有187家持证茶馆,其中63家已引入选人服务。但去年突击检查也发现,有3家店打着“选茶艺师”旗号搞擦边球,现在全歇业整顿了。
“关键得守住两条线!”南开大学社会学赵教授在茶馆里边嗑瓜子边分析,“一是服务专业化,不能把茶艺师变成陪聊工具人;二是消费透明化,别整出天价茶单把人吓跑。”
我个人倒是觉得挺有意思。上周末带外地朋友体验了一把,选了个会打快板的茶艺师。好家伙,喝着正山小种听着天津快板,最后还学了手“茶汤作画”的绝活。朋友临走买了三千多块的伴手礼,这钱花得心甘情愿。
不过话说回来,各家茶馆可得悠着点。别光顾着搞花样,把茶汤本身品质给落下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