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丹灶有站岗的巷子:老社区搞什么新花样?

2025-04-05 06:30:43 | 来源:单总到发新闻网
小字号

佛山丹灶有站岗的巷子:老社区搞什么新花样?

(正文开始)

各位街坊!您今天经过丹灶文化路时,有没有发现那几个百年老巷口突然站着穿黄马甲的人?🤯没错!2025年3月25号大清早,十几个戴着红袖章的老街坊齐刷刷上岗,直接把三条青石巷守得严严实实。这事儿可让路过的外卖小哥都忍不住刹住电动车打听:"阿叔,你们这是在拍古装剧还是抓小偷啊?"


🚨突发新闻:防盗网拆了,活人上岗了!

要说这事儿还真不是临时起意。去年社区搞"古巷活化"工程,把三条巷子的防盗铁门全拆了,换上古色古香的木栅栏。结果您猜怎么着?三个月内连续丢了七辆电动车!居委会王主任挠着头说:"监控装了八个,可贼佬专挑凌晨三点翻墙,防不胜防啊!"

今年春节刚过完,社区突然贴出告示:"招募巷口守护员,时薪20块,包凉茶!"您别说,报名的老头老太太差点把居委会门槛踏破。最后选了12位腿脚利索的退休街坊,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三班倒,比地铁安检员还准时。


🤔为什么要搞"人肉监控"?

您可能要问了:这年头人脸识别都普及了,干嘛还搞这种"原始操作"?负责治安的李警官给我算了笔账:"装个带AI识别的摄像头要三万八,雇个真人一年工资才五万——关键是人会喊'站住',摄像头只会'嘀嘀嘀'!"

住在三巷的刘伯更有发言权:"上周三要不是张婶眼尖,我那辆新买的九号电动车早被撬走了!现在贼佬看到巷口有人守着,掉头就跑!"说着还掏出手机给我看监控录像:嚯!戴鸭舌帽的小年轻刚摸到车锁,守巷口的陈姨一声"靓仔你找谁啊",吓得对方扭头就跑得比兔子还快。


💡真人站岗比机器强在哪?

1️⃣ 活人震慑力MAX:"现在的小偷都研究过监控死角,但大活人往那一站,他根本猜不透你什么时候会转头。"社区保安队长阿强说着,顺手帮我续了杯菊花茶。

2️⃣ 邻里情报站:"昨天三巷李奶奶家空调外机异响,就是站岗的老周听出来的!"居委会小张翻着值班记录本,"这半个月帮忙解决了11起家长里短,比110还忙。"

3️⃣ 流动风景线:您还别说,穿着定制黄马甲的老街坊往青砖巷口一站,配合着墙头垂下来的三角梅,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。上周还有美院学生来写生,画作标题就叫《守护者与老巷》。


📅未来会不会全面推广?

负责这个项目的陈副镇长给我透了点风声:"现在试点的三条巷子,刑事警情同比下降82%,群众满意度97.6%。要是效果持续好,明年计划覆盖全镇23条古巷道。"不过他也提到现实困难:"全镇铺开的话,每年人工成本就要200多万,正在想办法引入企业赞助。"

住在二巷口的奶茶店老板阿珍倒是很积极:"只要治安好,我自愿每月交300块守护费!去年光是被偷的外卖就赔了五千多,现在终于能睡安稳觉了。"


个人观点时间

要我说啊,这种"人力+科技"的土办法还真管用。现在到处都在吹智慧城市,但丹灶这招证明: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技术多先进,而是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。特别是让熟悉社区的老人来守护家园,既解决了部分就业,又增强了邻里关系,简直就是双赢!

不过长期来看,光靠人力肯定不是办法。听说镇政府已经在研发"智能马甲",带一键报警和实时对讲功能,还能监测值守人员的身体状况。要是真能实现,这"佛山式巷口守卫"说不定能走出广东,成为全国老城保护的样板呢!

(全文完)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