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公园50块交易:2025年春季的 便民实验 引发全民热议

2025-04-05 03:04:37 | 来源:被白吃评新闻网
小字号

广州公园50块交易:2025年春季的 便民实验 引发全民热议

哎你别说,这事儿还真有点魔幻!3月25号大清早,天河公园门口突然支起块牌子写着"便民服务50元区",搞得路过的大爷大妈们眼镜都快掉地上了。难不成现在逛公园还得交钱?别急,咱这就给你扒开揉碎了说清楚。

🕵️♀️现场直击:50块能买到啥稀奇服务?

早上8点不到,记者就蹲点在越秀区某试点公园。嚯!十几个蓝马甲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,服务台摆着明码标价的目录牌——代买早餐5元、手机贴膜10元、代遛狗20元…最贵的是"相亲牵线"收费50。正在帮老伴儿买降压药的张大爷直拍大腿:"早该这么搞!上次我买药跑断腿,现在多花5块省两小时,划算!"

不过也有年轻人在嘀咕:"公园不是免费的吗?这算不算变相收费?"工作人员小李赶紧解释:"我们这是政府试点的便民微服务,所有收入都会用在公园设施维护上,你懂的,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。"


💡为啥要搞这个"公园经济"?

说起来这事儿早有苗头。去年市绿委的调查报告显示:1. 广州公园日均人流量超200万,但60%市民反映"除了散步没啥可干的"2. 75%老年人希望增加便民服务3. 公园维护费用缺口达年均3000万元

"说白了就是既要服务升级,又要解决资金问题。"社会学教授王明阳推了推眼镜,"这个试点把闲置的人力资源利用起来,还能创造灵活就业岗位,算是一石三鸟的妙招。"


🤔争议焦点:公共空间能做生意吗?

中午时分,记者撞见场小风波。带着孩子的刘女士正跟工作人员理论:"我付了50块托管费,结果孩子就在游乐区自己玩?"原来她把3岁娃放进了"临时托育"服务区。

这事儿立马引发热议:- 👍支持派:公园保安老陈说"现在骗子那么多,有正规托管反而安全"- 👎反对派:幼师林小姐担忧"没资质的人看孩子,出事谁负责?"- 💡中间派:白领小周提议"应该搞个服务资质电子牌,扫码就能查"


📈运营首日数据有点东西

到下午5点收摊时,试点公园交出这样的成绩单:| 服务项目 | 成交量 | 最受欢迎人群 ||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--|| 代购药品 | 87单 | 70岁以上老人|| 手机急救 | 153单 | 00后大学生 || 临时行李寄存| 42单 | 外地游客 || 相亲服务 | 23单 | 35+单身族 |

负责统计的小王边擦汗边笑:"没想到给手机贴膜的小哥成了销冠,果然现代人离了手机活不了哈!"


👴👵老年人和年轻人的"平行宇宙"

特别有意思的是代际差异。在相亲角转悠的张阿姨拽着红娘不放:"姑娘啊,我儿子36了还单着,这50块要是能成,我给你包大红包!"而隔壁代跑腿的小哥正跟大学生讨价还价:"兄弟,帮你买奶茶要排队1小时,加5块跑腿费不过分吧?"

公园管理处老主任看着这场面直感慨:"以前总说公园是老年人主场,现在年轻人也愿意进来消费了,咱们这老公园倒成了代际交流新平台。"


🚦未来会推广吗?听听各方怎么说

傍晚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,观点五花八门:- "应该每个区搞个特色服务,比如荔湾弄西关小吃代购"- "建议设置价格上限,别让便民变宰客"- "要是能开发个预约小程序就更方便了"- "强烈要求增加宠物美容服务!"

园林局副局长在晚间的采访中表态:"试点会持续三个月,所有收支明细每周公示,就像买菜小票那样清楚明白。如果效果理想,可能会发展成'公园便民驿站'固定项目。"

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公园要搞收费服务,我心里直打鼓。但转悠一天下来,倒觉得这事有点像"社区便利店"——花小钱解决急事,总比被黑心商家宰强。特别是看到腿脚不便的老人不用再折腾买药,心里挺暖和的。

不过啊,有几点还是得泼泼冷水:服务资质要严查、价格得管住、公共区域别变味成商业街。要是能把好这些关,说不定这50块交易真能整出个新花样。您觉着呢?反正我家楼下公园要搞的话,我头一个报名当代购——既能赚零花钱,还能听大爷大妈唠嗑,多带劲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