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宾市炮群:2025年城市升级背后的烟火故事

2025-04-05 05:42:17 | 来源:做家程人新闻网
小字号

宜宾市炮群:2025年城市升级背后的烟火故事


🔥你听说过“炮群”吗?先别急着误会!

“啥?宜宾搞了个炮群?这是要打仗啊?”3月25号早上七点,手机刚弹出新闻推送,开面馆的老张差点把和面盆打翻。其实这事儿得从去年说起——市政府把二十多处闲置防空洞改造成了文化创意空间,因为长得像连排的炮筒,当地人戏称“炮群”,没想到这外号火出了圈。


🚀老防空洞的新人生

站在五粮液大道往北看,3号防空洞的霓虹灯牌亮得晃眼。这里原本是上世纪70年代的战备仓库,去年改成了沉浸式剧场。负责人小王摸着洞壁上的弹痕说:“你看这些凹坑,我们现在拿来当立体投影幕布,战争场景演到这儿,观众后脖颈子都发凉。”

类似这样的改造有三大亮点:1. 冬暖夏凉:天然恒温15℃,空调费全省了2. 空间魔方:层高6米的洞穴搞艺术展特带劲3. 回忆杀:70年代标语原样保留,成了拍照打卡点


💰钱从哪里来?老百姓最关心这个

“改造不要钱啊?别又是我们纳税人兜底!”开茶楼的李大姐这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担心。不过文旅局老刘掏出账本:1.2亿投资里,60%来自企业认养,30%是文化扶持基金,只有10%用了城市更新预算。最绝的是3号洞剧场,靠卖沉浸式剧本杀门票,三个月就回本了。


🎭年轻人玩疯了,老年人懵圈了

周六晚上的8号洞总是最热闹的。00后小陈穿着汉服在洞内拍抖音,她爷爷老陈头却蹲在洞口石阶上抽旱烟:“我们那会儿在这躲警报,现在娃娃们在这儿蹦迪?”这种时空交错感正是“炮群”的魔力——同一块地方,承载着两代人的集体记忆。


🌆城市更新的“宜宾解法”

看着“炮群”火了,隔壁泸州、自贡都派人来取经。不过文旅专家王教授提醒:“别光顾着网红打卡,得守住两个底线:历史痕迹不能抹社区功能不能丢。”这话在理,就像6号洞特意留了200平做社区图书馆,每天下午都坐满写作业的娃儿。


🤔我的亲眼所见:凌晨两点的防空洞

上周三半夜,我跟着清洁工周师傅进12号洞收垃圾。他指着墙角的充电桩说:“白天是文创空间,晚上成外卖小哥的休息站,这地方算是活明白了。”确实,城市更新不就是要让每个角落都“喘着气儿”活着吗?


🚧未来的炮群会放什么“炮”?

听说下半年要搞“洞穴音乐节”,还有商家想弄垂直农场种蘑菇。不过开火锅店的赵老板有不同想法:“整那么玄乎干啥?不如搞点洞子火锅,让游客吃着毛肚看历史纪录片,那才叫巴适!”要我说啊,不管怎么变,别丢了那股子“人间烟火气”就成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