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回民阿娘皮毛多:一场传统手艺与时代浪潮的碰撞

2025-04-05 02:45:31 | 来源:们术装电新闻网
小字号

青海回民阿娘皮毛多:一场传统手艺与时代浪潮的碰撞

大伙儿听说过没?青海的皮毛手艺最近火得不行!就在上周——2025年3月25号,我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集市上亲眼看见,七八个外地客商举着手机直播,抢着要买回族阿娘们手工做的羊皮袄子。这阵仗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明星见面会呢!


🌟"皮毛多"到底是个啥?原来藏着这些门道

"哎哟,您可别小看这皮子!"正在缝制羊皮坎肩的马秀兰阿娘操着青海方言跟我说,"咱们这儿的老话叫'三九天的羊羔皮,比火炉子还顶用'。"说着她抖开件未完工的皮袄,嚯!阳光下细密的羊毛闪着银光,跟撒了层霜似的。

要说这手艺为啥突然火起来?我蹲在热炕头上跟几位阿娘唠明白了:- 传统手艺遇上新需求:这两年国潮复兴,年轻人就稀罕这种"有故事"的手工制品- 直播带货神助攻:村里去年通了5G,阿娘们现学现卖搞直播,单日最高卖出过200件- 政府政策来撑腰:县里专门给皮毛作坊免税,还办起了手艺培训班


💡老手艺玩出新花样,阿娘们可不简单

你猜怎么着?现在这些皮毛制品早不是老一辈记忆里的"笨重货"了。我在作坊里看到件改良款皮草围脖,轻薄得能塞进女士手包,标价直接飙到2888!负责设计的90后姑娘马小梅说:"咱现在既要'守得住老手艺',也得'玩得转新潮流'。"

不过话说回来,这行当也不是一帆风顺。去年冬天就闹过笑话——有位阿娘直播时把"皮毛一体"说成"毛皮一体",结果被职业打假人盯上。后来还是工商局出面,专门给全村办了场电商术语培训。


🐑从羊圈到直播间,一条皮子的奇幻漂流

跟拍了一整天,我算摸清了件皮袄的"奇幻旅程":1. 凌晨5点:农户家的羊圈开始宰羊取皮2. 上午9点:生皮运到硝制作坊,用祖传的榆树皮配方处理3. 下午2点:阿娘们聚在炕头飞针走线,边唠家常边缝制4. 傍晚6点:年轻人带着设备来拍短视频,背景音乐放着最火的藏语Rap

有意思的是,现在连边角料都不浪费。碎皮子做成钥匙扣,羊毛攒起来做毡画,连羊油都卖给化妆品厂。村民老马叔咧着嘴笑:"过去扔沟里的玩意儿,现在都是钱!"


🤔火是火了,能火多久?

站在晾晒场看着上百张随风晃动的皮子,我心里犯嘀咕:这么红火的生意,能持续多久?跟几个老师傅聊了聊,发现他们早就想得明白:- 年轻人接棒有点难:现在会硝皮的手艺人平均年龄55岁- 原料供应吃紧:本地绵羊养殖量跟不上订单增速- 设计同质化严重:十个直播间九个卖"改良款蒙古袍"

不过也有好消息——县职校今年新开了"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"专业,首批就招了30多个学生。带头的王老师说:"咱要把手艺变成真金白银,让年轻人觉得回来有奔头。"


要我说啊,这"皮毛多"的热闹劲儿,可不光是买卖红火这么简单。你仔细品品,老阿娘戴着老花镜在手机前比划着讲解手艺的样子,年轻人把传统纹样改成潮牌图案的机灵劲儿,还有整个村子因为门手艺重新活泛起来的精气神,这才是最带劲的地方!指不定哪天,咱青海的皮毛手艺真能走出国门,让老外也见识见识啥叫"中国式温暖"呢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