璟公馆小姐姐:2025年最让人意想不到的 网红转型记

2025-04-05 05:47:29 | 来源:回的街专新闻网
小字号

璟公馆小姐姐:2025年最让人意想不到的 网红转型记

🔥你听说过"璟公馆小姐姐"吗?就在昨天——2025年3月25日,这群住在上海老洋房里的姑娘们突然搞了个大动作!不是直播带货,也不是拍短视频,而是把自家花园改造成了"流浪猫救助站"。这事儿在朋友圈都刷屏了,连隔壁弄堂的王阿姨都戴着老花镜问我:"哎哟小姑娘,她们这是要改行当兽医啊?"


🌸从网红打卡点到社区服务站,她们经历了什么?

说来话长。去年这时候,璟公馆还只是个在小红书火起来的拍照圣地。巴洛克式雕花门廊+满墙的爬山虎,随手一拍就是复古大片。但住在里头的5个90后姑娘发现不对劲:每天几十号人堵着大门拍照,垃圾乱扔不说,有次还碰碎了张奶奶家的腌菜坛子。

"我们琢磨着,网红经济这碗饭不能这么吃。"主理人林晓晓在采访里挠着头说。于是今年开春,她们把门牌号从社交平台撤了,转头在院子里支起了"共享菜篮"。现在每天早上7点,你都能看到她们骑着老式二八杠,挨家挨户送当天现摘的蔬菜。


🤔为什么放着钱不赚要搞公益?

这个问题我也当面问了她们。染着紫头发的设计师阿K放下铲子,指了指正在啃猫粮的橘猫:"瞧见没?这是上个月在垃圾站捡的'警长'。当时它瘦得跟纸片似的,现在都能爬树了。"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对比照,嚯,简直判若两猫!

更绝的是她们发明的"以工换菜":帮邻居修个水管能换三斤菠菜,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能领两把茼蒿。住三楼的刘大爷现在逢人就夸:"这些丫头,比我家亲闺女还勤快!"


💡个人观点:流量时代需要"慢火炖"

说实话,最开始我也觉得她们在作秀。但亲眼看到70岁的赵阿婆拿着自己种的辣椒来换鸡蛋时,突然就悟了——互联网时代最缺的,不就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温度吗?

她们最近还搞了个"记忆修复计划",帮老住户整理老照片。上周翻出张1978年的结婚照,把住在阁楼的周爷爷激动得直抹眼泪。这种人情味儿,哪是直播间里"3、2、1上链接"能比的?


🌟未来会怎样?她们这样说

当我问起长远规划,正在给月季剪枝的小米神秘一笑:"你猜我们为什么选3月25日搞启动仪式?"见我摇头,她指了指院角的桃树:"今天是小满呀!老祖宗说'小满小满,江河渐满',我们这点小心意,不指望填江补海,能润润街坊心田就够啦。"

临走时,晓晓往我手里塞了把新摘的樱桃:"记得写报道别用滤镜啊!我们璟公馆现在的美,得带着烟火气才够真。"阳光下,她围裙上的泥点子都在发光。


所以你看,有时候"不务正业"反而能闯出新天地。这群姑娘用行动证明:在这个AI都能写诗的年头,最打动人心的还是那双愿意沾泥带土的手。下次路过愚园路,记得去她们的"爱心驿站"坐坐——不用带单反,带上笑容就行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