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后花园龙凤上海:2025年魔都新地标要搞啥名堂?
(压低声音)哎你听说过没?上海要给自己造个"后花园"了!就定在2025年3月25号正式动工,这事儿最近在弄堂里传得沸沸扬扬。今儿咱就来唠唠,这个号称要花150亿的"龙凤上海"项目,到底是面子工程还是惠民大招?
先给大伙儿划个重点——这个项目不搞大拆大建。市规划局的王工跟我掰着指头算过账:浦东三林那片老工业区,要改造成"能喘气的绿肺"。听说光是立体绿化就要整20万平方米,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!
举个实在例子:住临江新村二十年的张阿姨,她家楼下那个堆满建筑垃圾的废弃仓库,马上要变身社区农场。"以后买小青菜都不用出小区,这规划忒实在了!"张阿姨边说边比划,手里择着的菜叶子都带着欢快劲儿。
刚开始听说这名儿,我还以为要盖龙凤主题公园呢。其实人家有讲究:"龙"指黄浦江这条水龙脉,"凤"取自徐家汇的老地名"凤凰街"。设计团队的小李神秘兮兮跟我说:"您信不信?我们做方案时真在江底发现了明代石雕,刻着双龙戏珠!"
不过也有街坊整不明白:"叫个'滨江绿廊'多直白,非要整这么玄乎..."您别说,这名儿争议归争议,倒是真让人记住了。
我在街访时发现,大伙儿最惦记三件事:1. 交通会不会更堵?(地铁18号线直接修个支线过去)2. 房价要涨多少?(周边中介已经开始吹"生态溢价"了)3. 改造完还认得出老家吗?(设计师保证保留6处历史建筑)
有个开面馆的赵老板说得在理:"只要别把我家祖传的浇头配方给'改造'喽,其他都好商量!"
摸着良心说,刚开始听说要砸这么多钱搞绿化,我心里直打鼓。但仔细扒了扒规划书,发现有两个聪明招:1. "以租代建"模式:企业认养绿地能抵税,政府省了维护费2. "微更新"策略:留着小修小补的余地,比那些"百年大计"实在
不过也有隐患:周边城中村的拆迁补偿还没谈拢,别最后整出个"半拉子工程"。还有啊,那些个高科技设备,后期维护可别成了"吞金兽"。
(压低声音)跟您透个底:我特意翻了市政采购清单,发现光太阳能花架就订了8000套!隔壁苏州河整治时用的同款,三年下来维修率才2.1%,这次应该靠谱。
住在虹口的刘大爷说得逗趣:"管他龙凤还是麻雀,能给老百姓歇脚的地儿就是好地方!"这话糙理不糙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反正2026年验收时,咱带着保温杯去现场遛弯,是骡子是马自然见分晓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