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小圈博主:2025年社交圈最魔幻的职业新物种?
你听说过“SP小圈博主”吗?这个听起来有点神秘的职业,最近突然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。就在上周五(2025年3月25日),某短视频平台突然冒出个热搜词——#每天一个SP博主养成计划#,直接把服务器给整宕机了半小时。说实话,我当时刷到这个话题也是一头雾水:这年头连字母组合都能当职业了?
别急着百度,我刚开始也以为这是什么高科技缩写。后来扒了十几个博主主页才发现,“SP小圈”其实就是“Special Passion”的缩写,说白了就是帮人挖掘冷门爱好的社交圈层。比如有人专门教怎么用咖啡渣种蘑菇,还有人直播测试不同品牌橡皮擦的削笔手感——对,你没听错,就是那种小学生用的橡皮擦!
举个栗子🌰,我关注的博主@橡皮擦测评老张,最近刚靠一期《百款橡皮擦擦字残留量化分析》视频,三天涨粉20万。评论区全是“卧槽这也能火?”“我居然看削铅笔看了半小时”的魔幻发言。所以说啊,现在的网友真是“饿”疯了,连这种细分到毛孔的内容都愿意买单。
根据某平台3月25日刚发布的《Z世代兴趣图谱》,有三个数据特别扎眼:1. 冷门兴趣社群用户量从2023年的10万暴涨到现在的500万2. 相关视频完播率比美妆类高37%3. 70%的00后表示“愿意为极小众爱好付费”
说白了,现在的年轻人就爱“反主流”。当全网都在教怎么化妆显脸小时,他们偏偏想看《如何把眉毛画得像毛毛虫》;当所有人都在晒健身餐时,有人专门研究“怎么把泡面吃出米其林感”。这种叛逆劲儿,倒是跟二十年前的非主流文化有得一拼。
你以为这群人都在用爱发电?那可就太天真了!我扒了十几个头部博主的变现套路,发现至少有五种野路子:1. 定制化周边(比如蘑菇种植套装配咖啡渣)2. 线下体验课(橡皮擦雕刻大师班你敢信?)3. 奇葩测评带货(“史上最吵静音鼠标”实测)4. 会员制知识库(削铅笔的108种姿势)5. 反向恰饭(故意吐槽金主爸爸的产品)
最绝的是@泡面艺术家阿伟,靠直播用脸盆煮泡面,去年光打赏就收了80多万。有次他试吃某品牌“超难吃口味”,结果厂家反向操作求合作,这剧情小说都不敢这么写!
当然也有不少人开喷:“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?”“建议查查这些人的精神状态”。心理学教授张明阳在《新周刊》的采访倒是说了句大实话:“当社会压力大到某个临界点,人就需要在极度细分领域寻找掌控感。就像二十年前的捏泡泡纸解压,现在不过是升级成了3D版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圈子也不是没翻过车。上个月就有个教人“闭眼走直线”的博主,直播时真把自己摔进医院了。这事还引发了大讨论:到底什么样的内容算“有趣”,什么样的算“作死”?
说实话,我刚开始也觉得这些博主在整烂活。但仔细想想,当年李佳琦在柜台卖口红时,谁又能想到直播带货能成万亿产业?现在的SP小圈博主们,说不定就是下个风口的弄潮儿。
不过还是要提醒新人:别光看着头部博主吃肉,就以为这行好混。我认识的@拖把测评小王,为了测不同材质的拖把吸水率,愣是把自家客厅泡成养鱼池三次。这行真要做出名堂,没点疯魔劲还真不行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你可以不理解这些奇奇怪怪的爱好,但千万别小看人类对“无用之美”的执着。毕竟在这个AI都能写诗的时代,有点真人折腾的烟火气,反倒成了最稀缺的玩意儿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