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花钱寻找包养一个女人?2025年这桩生意有多魔幻
(深吸一口气)兄弟们,你们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大价钱“包养”一段关系?这事儿在2025年3月25号的上海滩,还真被记者挖出了新门道。今天就带大伙儿开开眼,咱们不评判对错,就唠唠这档子买卖到底怎么玩转的。
最近某调查机构的数据把我看懵了——一线城市里,月入5万以上的爷们,18%都动过“包养”的念头。关键这价位吧,比想象中刺激多了:
(敲黑板)注意了!现在流行搞“试用期”,就跟网购似的,头三个月不满意能无理由退款。上周有个张先生跟我吐槽,说他试了三个姑娘,最后选了最会煲汤的那个,“比请私厨划算多了”。
先说个真人真事。我哥们老李去年离了婚,今年开春突然换了辆保时捷。追问之下他才坦白,现在都走“中介平台”了,跟找家政阿姨一个套路:
重点来了!现在流行搞“售后服务”。有个平台老板跟我透底,他们专门雇了情感顾问,帮金主处理吵架、吃醋这些破事儿,跟处理客户投诉一个路数。
(挠头)说实话,这事儿听着有点魔幻。但人家律师说了,只要不涉及性交易,法律还真管不着。不过去年有个案例挺逗——某大佬给姑娘买了学区房,结果人家转手卖了跑路,法院居然判不用还钱,理由是“自愿赠予”。
道德层面嘛,我采访过几个当事人:- 王小姐(24岁,在读研究生):“就当勤工俭学呗,总比被白嫖强”- 陈总(45岁,建材老板):“比找小三安全,明码标价省心”
(点根烟)咱摸着良心说,这种关系就像买方便面——吃着挺香,长期肯定营养不良。见过太多案例,开始都说是各取所需,最后不是要名分就是争家产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婚恋市场这么卷,有些爷们算过账:追个姑娘半年花十万还不一定能成,包养反而成了“性价比之选”。但别忘了,感情这玩意儿,从来就不是能标价的东西。
最后唠叨句大实话:甭管是找对象还是包养,人心可比市场行情复杂多了。你品,你细品,这花钱买来的温柔乡,指不定哪天就变成无底洞。要我说啊,有钱还是多孝敬爹妈,比啥都强!(摔笔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