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外卖贵上热搜!2025年这波涨价到底咋回事?
哎哟我去!最近刷短视频老是刷到"徐州外卖刺客"的段子,你点过徐州的麻辣烫没?好家伙,两片藕三个丸子敢要28!这事儿闹得,连我二舅姥爷都在家族群转"年轻人要学会自己做饭"的养生帖。今天咱就来唠唠,2025年3月这波外卖涨价到底啥情况?
要说这事儿得从3月25号说起,那天朋友圈突然被外卖订单截图刷屏。家住云龙区的程序员小王跟我吐槽:"中午点了个黄焖鸡,配送费直接从5块蹦到8块,商家还偷偷把'大份'改成'标准份'"。你猜怎么着?后来我们扒拉数据发现,当天徐州超六成商家悄悄调整了菜品价格。
三大涨价元凶被扒出来了:1. 配送费普涨30%(外卖小哥说电动车换电池贵得离谱)2. 平台抽成悄悄提到25%(商家直呼"给平台打工")3. 食材成本今年涨了18.7%(菜市场王大妈都说生姜比猪肉贵)
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,不是说无人配送都普及了吗?咋配送费还涨?我特意蹲点了苏宁广场的取餐点,还真让我逮着个老熟人——干了5年配送的李师傅。他摘下头盔擦着汗说:"兄弟你看我这新车,带恒温箱的,分期三年每月还贷1280。平台现在要求40分钟必达,闯红灯罚款500,咱也不敢啊!"
更绝的是鼓楼区那家网红奶茶店,老板偷偷给我看后台数据:"平台说要搞什么'极速达'服务,每单硬收3块加急费,结果配送时间压根没变!"
要说最惨的还是我们打工人,月薪8000的会计小林给我算了笔账:"现在工作日午餐没25块根本下不来,逼得我开发出新技能——点儿童餐!别说,18块的咖喱饭配酸奶,女生吃刚刚好。"
民间智慧大爆发:- 00后发明"拼单公式":3人起送就拉同事群A钱- 阿姨们重启"饭盒社交":公司茶水间惊现共享小饭桌- 大学生搞起"外卖考古":专挖5年前的老店优惠码
跟做了十年餐饮的老李头喝酒,他眯着眼说:"要我说啊,这波涨价就像麻辣烫里的香菜,看着闹心但缺了还真不香。现在商家都在搞'线上贵线下便宜'的双轨制,你要会吃就得学会'到店自提暗号'。"
不过也有好消息,泉山区最近冒出几家"共享厨房",没有堂食纯做外卖,据说能把成本压下来20%。我试过他们家9块9的牛肉面,别说,肉片比某些大店还实在。
要我说啊,外卖贵不贵还得看咱自己怎么选。就像我媳妇说的,偶尔点个贵的外卖就当给生活加点仪式感,但天天吃可就真成"外卖韭菜"了。下次点单前不妨多扒拉两下,说不定就能挖到隐藏的满减神券。再说了,咱徐州人骨子里就好吃会做,真要逼急了,信不信分分钟在家复刻出米其林味道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