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近鸡婆:2025年社区里的新 网红 ,你跟上节奏了吗?
(抓耳挠腮)你最近有没有发现,小区里的大妈们突然成了"顶流"?3月25号早上七点半,我蹲在朝阳社区健身器材区啃煎饼的时候,看见五个大妈举着手机围成一圈,嘴里喊着"家人们看好了啊!"。好家伙,这年头连张阿姨腌的萝卜干都开直播卖了?
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纳闷儿。上周三去菜市场,亲眼见着卖豆腐的刘婶跟人讨价还价:"我这可是'附近鸡婆'三星推荐店铺!"嚯,现在连菜摊子都有评分体系了?掏出手机搜了下,好嘛!本地生活APP里突然冒出个"鸡婆指数",评分高的摊位客流量直接翻倍。
(托腮思考)这事儿得从三个月前说起。那天社区办了个"中老年短视频特训班",谁成想就此打开了潘多拉魔盒。现在每天晚饭后,你根本分不清她们是在跳广场舞还是在拍带货视频——王阿姨的改良版秧歌步配上"老铁们,这款健步鞋能跳三小时不累脚",直播间人数愣是比我公司年会还热闹。
💡第一层:移动互联网下沉得够彻底
去年全市免费换了5G老年机,现在连八十岁的赵奶奶都能熟练使用美颜相机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中老年用户日均刷视频时间暴涨到4.2小时,比三年前翻了两番。
💡第二层:年轻人需要"人间烟火气"
95后白领小林跟我说:"下班回家累成狗,就想看点真实的。"你别说,李大妈直播炸油条确实比网红探店实在——至少你能看清油是不是反复用的。
💡第三层:商业价值被盯上了
某外卖平台最新报告显示,标注"附近鸡婆推荐"的商户,客单价平均提升28%。上周社区便利店王叔神秘兮兮跟我说:"现在要给'鸡婆联盟'交398会员费,贵是贵点,但值啊!"
拿朝阳社区来说,现在有23位认证"鸡婆",最火的周阿姨抖音粉丝破10万。她们的主要创收方式包括:- 探店推广(每条视频200-500元)- 直播带货(抽成15%-30%)- 社区信息中介(帮找保姆、租房子)
不过这事儿也有暗雷。上个月就闹出过"鸡婆大战"——两个大妈为了争菜市场的推广权,差点在居委会打起来。最后还是社区书记老张出了主意:"要不咱搞个'鸡婆101'评选?"你别说,投票那天服务器还真给挤崩了。
"这纯属扰乱市场秩序!"开水果店的小陈气得直拍桌子,"我隔壁老王给'鸡婆'塞了红包,现在客人全跑他那儿去了。"但刚搬来的租客小美觉得挺受用:"上次李阿姨推荐的疏通管道师傅,十分钟搞定才收30块,比平台便宜一半!"
(猛拍大腿)最绝的是社区物业的态度。以前三天两头被投诉不作为,现在人家直接搞起"官方认证鸡婆",上周还整了个"物业服务满意度直播测评"。你品,你细品。
我个人觉得这事儿能成气候,但得解决三个坎儿:1. 信用体系怎么建?总不能光看大妈们的"江湖地位"2. 利益分配咋平衡?别整成新型"保护费"3. 内容同质化严重,得开发新玩法
听说已经有科技公司研发"鸡婆智能助手",能自动生成带货文案。不过王大妈坚决抵制:"机器能知道哪家包子铺的碱放得刚刚好?这可是几十年练出来的本事!"
(啃完最后一口煎饼)要我说啊,这"附近鸡婆"能火起来,说到底还是戳中了现代人的痛点——在算法推荐满天飞的时代,我们反而更相信街坊邻居的土味安利。就像周阿姨常说的那句口头禅:"信你大姨的,踩不了坑!" 不过话又说回来,等哪天大妈们都成了专业KOL,咱这社区生活,到底是更有人情味了,还是变味了呢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