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宁市卖淫现象调查:阳光下的阴影与希望
“大白天街上拉客?这事儿你敢信?”就在上周三,伊宁市某社区微信群突然炸了锅。一位居民拍下巷口两名女子与路人的对话视频,配文“现在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”瞬间转发破千。警方当天下午就封了附近三家足浴店,但这事儿引发的讨论却像滚雪球一样越闹越大。
说实话,这事儿得从根儿上找原因。2024年伊宁市失业率攀升至8.7%,比全疆平均水平高了近两个点。有个化名小艾的姑娘跟我说:“在火锅店端盘子月薪2800,我妈住院一天就要烧掉500块,你说我能咋办?”她抹着眼泪的手指关节上还贴着膏药。
👉 三个关键数据:
1. 本地扫黄专项行动次数比去年增加43%
2. 涉事女性中78%为离异或单亲母亲
3. 夜间巡逻警力从每晚20组增至35组
跟着线人老马钻进某城中村时,我后脖颈直发凉。粉灯招牌下,三十来岁的老板娘叼着烟冷笑:“现在谁还站街啊?都改‘外卖’了。”她晃了晃手机,屏幕上闪动着某生活服务类APP的界面。更魔幻的是,有家美甲店二楼藏着“包间服务”,楼下却坐着正经排队做指甲的上班族。
有人可能会问,那为啥不直接抓人?分管治安的张副局长摊开记录本:“上个月刚端掉三个窝点,这个月又冒出五个新据点。有个女的今年被抓四次了,放出来第三天又被我们逮着。”他指着墙上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直摇头。
不过别光顾着叹气!今年开春有个新鲜事——“紫藤花”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棚户区挂牌了。我亲眼见着二十来个姑娘在学美睫技术,教室后墙贴着“包教包会,推荐工作”的承诺书。负责人阿依古丽说:“只要肯来的,每天补助30块伙食费,就怕她们抹不开面子。”
在早市采访听到两派声音:
卖馕的大叔:“这些女娃娃也是可怜人,要是有正经活路谁干这个?”
戴红袖标的居委会大妈:“我家孙女放学经过那些巷子,我这心就揪着!”
水果摊主突然插话:“你们记者别老盯着阴暗面,河滨公园每天早上的免费技能课咋不报道?”
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在喀什见到的“姐妹厨房”项目——三十多个单亲妈妈合伙做外卖,现在都开连锁店了。给活路比堵死路管用一万倍!你品,你细品:要是每个社区都有夜间托儿所,要是技能培训能直接对接企业招工,要是小额贷款别卡那么死...
最近听说有科技公司要在伊宁搞“共享妈妈”家政平台,这思路就对了!与其整天扫黄打非,不如多创造点体面赚钱的机会。就像老话说的:“灶里有火,屋里才暖;人有正事,心才不慌。”
(注:文中部分案例为保护隐私进行化名处理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